[发明专利]新型感应炉及新型感应炉用铸造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52491.5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3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韩太栋;孙宏伟;杨晓辉;潘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一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6 | 分类号: | B22D35/06;B22D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1057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感应炉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炉,还涉及一种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感应炉大多包括炉体,炉体上设有密封炉盖,在工作过程中抽真空装置对炉体内腔进行抽真空作业,炉体内安装有坩埚,坩埚外设有电磁线圈,在将坩埚将钢锭融化后,通过倾炉装置操作坩埚翻转从而将熔化后的钢锭从上部倒入模具,这就容易造成钢锭熔液表面的渣子进入到模具,而且炉体内需要放置坩埚、倾炉装置以及电磁感应线圈等,造成炉体的体积较大,需要的真空室的体积较大,抽真空时间较长,而且倾炉装置需要人工操作,而倾炉操作需要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因此倾炉装置和炉体之间也需要设置密封装置,在倾炉操作时,操作手柄和密封装置长时间作用后,容易导致密封装置密封效果降低,容易导致产品缺陷,而且对人工操作要求高,产品的出品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耗能显著降低、出品率高,能有效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减少材料损耗,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自动化成度高的新型感应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感应炉,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的内腔连接有抽真空装置;还包括加热壳,所述加热壳密封连接在所述密封壳体上,所述加热壳的内腔和所述密封壳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密封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和开合装置;还包括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缠绕在所述加热壳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内的铸造模具,所述铸造模具包括零件模,所述零件模的上部连接有位于所述加热壳内的盛装被铸造金属的加热模,所述加热模上设有进料口,所述加热模的内腔和所述零件模的内腔相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壳为石英玻璃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的上方,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密封垫。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感应线圈的直径为130mm,所述感应线圈直接连接有电容,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控制装置,所述加热控制装置包括IGBT模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合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下表面的升降座,所述升降座和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升降驱动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的上端安装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安装有多个导向孔,所述升降座的下表面设有套在所述导向孔内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套装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上端抵靠在所述升降座的下表面,所述支撑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所述导向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壳体安装在所述升降座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套在所述第一壳体外的第一冷却管和对所述第二壳体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有铸造模升降座,所述铸造模升降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升降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被铸造金属放入加热模内,通过密封装置和开合装置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闭合紧密,启动抽真空装置,抽真空装置对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加热壳的内腔抽真空后,启动电磁加热装置,电磁加热装置工作将被铸造金属融化,被铸造金属融化后从加热模的底部冲型进入零件模内腔,使得被铸造金属熔液表面的渣子无法进入零件模,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感应线圈缠绕在所述加热壳外,对被铸造金属进行加热,被铸造金属融化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零件模内腔,省去了繁琐的倾炉装置和复杂的密封装置大大的减小了真空室的体积,缩短了抽真空的时间。而且所述加热壳为奶嘴形,进一步减小了真空室的体积。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上端抵靠在所述升降座的下表面,支撑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所述导向座的上表面,实现了对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闭合的缓冲,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有铸造模升降座,以便适应不同铸造模具的高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被铸造时被铸造金属熔液表面的渣子进入到模具,保证产品质量的新型感应炉用铸造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感应炉用铸造模具,包括零件模,所述零件模的上部连接有盛装被铸造金属的加热模,所述加热模上设有进料口,所述加热模的内腔和所述零件模的内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一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一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2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