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风指示牌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52865.3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4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汪然;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攸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7/18 | 分类号: | G09F7/18;E01F9/011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晋小华 |
地址: | 4000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风 指示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硬件设备制造领域,特别涉及防风指示牌。
背景技术
交通指示牌一般安装在道路两旁的铁杆上,一般处于室外;由于指示牌为一块钢板通过支架直接安装在铁杆上,当经历大风的时候,较大的指示牌很难抵挡风力较大的情况,现在常用的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在指示牌上打孔,通过孔将风力卸去,另一种方式是将指示牌制作成可以随风旋转的结构,但是这对于指示牌的弊端在于,如果是通过打孔方式来将风力卸去,由于将指示牌镂空,使得书写在指示牌上字难以看清,如果制作成随风旋转的结构,势必造成在不同风力下,指示牌的空间位置将发生改变,造成指示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给人较好观感又能实现防风效果的指示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防风指示牌,包括指示面板、旋转板和横杆,所述指示面板由安装面和指示面组成,所述安装面和指示面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嵌入一挡板,所述指示面和安装面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安装面上的通孔错开的过渡孔,挡板上端套在横杆上,所述旋转板上端连接有凸轮轴承,旋转板和横杆之间设置有扭簧,凸轮轴承与挡板相抵接触,所述挡板和横杆之间设置有回复弹簧。
本方案的防风指示牌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安装面将指示面板安装在铁杆上,通过对旋转板平时风小于6级情况下,由于风力还不至于上扭簧扭转,旋转板也不会旋转,此时挡板将通孔挡住,使得指示面上的标语字迹完整。当风力达到6及以上,旋转板逐渐转动,转动过程中凸轮轴承也随之转动,凸轮轴承将推动挡板横向运动,此时挡板上的过渡孔逐渐和通孔重合,使得风从通孔吹走,实现对风力的卸载,达到保护指示面板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大多时候自然环境处于小于6级风的情况,指示面上的通孔被挡板挡住,使得字迹清楚;出现较强风情况时候,挡板上露出过渡孔,使得安装面和指示面的通孔贯通,达到卸力的目的;本方案既克服了直接穿孔造成字迹不清的情况,又完成了防风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凸轮轴承边缘设置有销杆,横杆上设置有与销杆配合的挡边;这样将旋转板的最大旋转角度确定在两个挡边之间,保证凸轮轴承推动挡板移动的横向距离保持不变。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旋转板的高度在10到20cm之间,旋转板接触风的面积较小,防止旋转板被掀翻。
最后,所述过渡孔的孔径大于通孔;当过渡孔和通孔同心的时候,风不会给挡板造成伤害,增加了挡板的受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防风指示牌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举:指示面板1、通孔11、挡板2、过渡孔21、安装面3、旋转板4、横杆5凸轮轴承6、回复弹簧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防风指示牌,包括指示面板1、旋转板4和横杆5,指示面板由安装面3和指示面1组成,安装面3和指示面1形成一个空腔,空腔内嵌入一挡板2,指示面1和安装面3设置有贯穿的通孔11,挡板2上设置有与安装面3上的通孔11错开的过渡孔21,挡板2上端套在横杆5上,旋转板4上端连接有凸轮轴承6,旋转板4和横杆之间设置有扭簧,凸轮轴承6与挡板2相抵接触,挡板2和横杆5之间设置有回复弹簧7。
凸轮轴承6边缘设置有销杆,横杆5上设置有与销杆配合的挡边;这样将旋转板的最大旋转角度确定在两个挡边之间,保证凸轮轴承推动挡板移动的横向距离保持不变。旋转板4的高度取10cm、15cm或20cm,旋转板4接触风的面积较小,防止旋转板4被掀翻。过渡孔21的孔径大于通孔11;当过渡孔21和通孔11同心的时候,风不会给挡板2造成伤害,增加了挡板2的受用寿命。
本方案的防风指示牌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安装面将指示面板安装在铁杆上,通过对旋转板平时风小于6级情况下,由于风力还不至于上扭簧扭转,旋转板也不会旋转,此时挡板将通孔挡住,使得指示面上的标语字迹完整。当风力达到6及以上,旋转板逐渐转动,转动过程中凸轮轴承也随之转动,凸轮轴承将推动挡板横向运动,此时挡板上的过渡孔逐渐和通孔重合,使得风从通孔吹走,实现对风力的卸载,达到保护指示面板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攸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攸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2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