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低碳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53961.X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7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秦丽珍;张觅;孙远龙;孙中华;殷玉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C07C29/156;C07C31/02;C07C31/04;C07C31/08;C07C31/10;C07C3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低碳醇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低碳醇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由合成气制备低碳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总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ZrO2:50‑75%,MnO2:10‑25%,CuO:2‑6%,NiO:2‑6%,CeO2:4‑15%,RxO:0.3‑1.0%。该催化剂采用分步沉淀法制备,其中Zr、Mn、Cu、Ni、Ce元素前驱体均为硝酸盐。该催化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高C2+选择性,低烃选择性的特点。本发明催化剂采用分步沉淀法制备,有效提高了金属氧化物的分散度,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碳醇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由合成气制备低碳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合成气直接合成低碳醇始于20世纪初,从70年代全世界受二次石油危机冲击以来,由煤基合成气制低碳醇的研究一度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开发的催化剂体系大致可分为四类,具有代表性的有MAS工艺、IFP工艺、Sygmol工艺、Octamix工艺。但迄今为止,其单程转化率和选择性都较低,大多数体系的产物仍以甲醇为主要产物。近年来,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油品添加剂在一些国家被禁用,使得低碳醇作为油品添加剂的实用价值倍增,低碳醇合成工艺重新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如何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成为低碳醇合成工艺实用化和工业化的技术瓶颈。
专利US4122110以Cu-Co为催化剂提出的IFP工艺,C2+醇含量较高,以碱金属和稀土金属改性助剂,组成复杂,制备工艺繁琐。
Cu-ZrO2基催化剂由于具有较好的合成甲醇性能受到关注。中国专利CN1075398在Cu-ZrO2催化剂中添加第VIII元素Fe,中国专利CN1085118在Cu-ZrO2催化剂中添加Ni,所得到的催化剂产物中C2+醇选择性较高,但烯烃选择性高于20%,产物较复杂,不利于分离。专利200910196612.1在Cu-ZrO2催化剂中添加淀粉,形成无定形多孔炭,从而提高氧化物分散度,获得较高的总醇选择性,但CO2选择性也较高,在40%以上。中国专利201310016650.0提出了一种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铜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最高能获得60%以上的总醇选择性,但其制备方法较为复杂,难于重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合成气制取低碳混合醇的催化剂,采用该催化剂制备的产品中C2+醇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
本发明采用在Cu/ZrO2系催化剂中加入Ni、Ce和Mn元素,以及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以提高CO加氢反应时C2+醇的选择性。
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气制取低碳醇的催化剂,以总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列组分:
ZrO2:50-75%,MnO2:10-25%, CuO:2-6%,NiO:2-6%,CeO2:4-15%,RxO:0.3-1.0%,其中R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x=1或2。
所述的碱金属元素可以是Na、K或Cs等,碱土金属元素为Mg、Ca等,本发明优选K元素。
上述催化剂采用分步沉淀法制备。
具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上述配比将Zr、Mn、Ce元素的前驱体完全溶于去离子水中,30-50℃下将上述溶液与NaOH或Na2CO3的水溶液并流沉淀,沉淀过程中搅拌并保持pH=9-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3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