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54246.8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0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说;文钟硕;李熙浚;李晙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4/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李文颖;周艳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能在未涂覆部分和集电板利用激光焊接彼此联接时减少或防止电极组件的未涂覆部分和其余部分被损坏。二次电池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容纳在壳体中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具有涂覆有活性物质的涂覆部分和没有活性物质的未涂覆部分;以及包括被联接到未涂覆部分的第一集电板和第二集电板的集电板,其中第一集电板的第一突起和第二集电板的第二突起彼此接合且未涂覆部分介于第一集电板的第一突起和第二集电板的第二突起之间,并且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之间的边界表面被配置为相对于集电板被联接到未涂覆部分的方向偏离。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此申请要求2014年1月28日递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4-0010647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二次电池,当电极组件的未涂覆部分通过激光焊接联接到集电板时,该二次电池能减少或防止电极组件的未涂覆部分和其余部分被损坏。
背景技术
通常,与没有设计为再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是指可以充电和放电的电池。小型二次电池被广泛使用(利用)在例如便携式电话、笔记本电脑和可携式摄像机的高级电子设备中。大型二次电池被广泛地用来例如驱动电动汽车的马达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马达。二次电池通常被配置为使得电极组件被提供在壳体内,电极端子通过被焊接到电极组件的集电板被联接或连接到电极组件。
特别地,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的未涂覆部分和集电板通过焊接彼此联接,焊接质量是决定二次电池的电特性的相当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开发可靠的焊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二次电池,当未涂覆部分通过使用(利用)激光焊接被联接到集电板时,该二次电池能减少或防止电极组件的未涂覆部分和其余部分被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二次电池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容纳在壳体中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具有涂覆有活性物质的涂覆部分和没有活性物质的未涂覆部分;以及联接到未涂覆部分的集电板,集电板包括:包括第一突起的第一集电板和包括第二突起的第二集电板,其中第一集电板的第一突起和第二集电板的第二突起彼此接合且未涂覆部分介于第一集电板的第一突起和第二集电板的第二突起之间,并且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之间的边界表面被配置为相对于集电板被联接到未涂覆部分的方向偏离(例如,成一角度)。
这里,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边界表面可以被配置为相对于焊接光束被施加以将集电板联接到未涂覆部分的方向偏离(例如,成一角度)。
第二突起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一突起垂直对称(vertically symmetrical)。
第一突起与未涂覆部分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和第二突起与未涂覆部分之间形成的第二角度可以互为补角。
第一突起的每一个可以具有第一倾斜表面,并且第二突起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对应于第一倾斜表面的第二倾斜表面,以与第一突起接合。
另外,第一突起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倾斜表面、从第一倾斜表面向内延伸的延伸部分以及从延伸部分向内进一步延伸的第二倾斜表面,并且第二突起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被配置为被联接到第一突起的第一倾斜表面、从第二突起的第一倾斜表面向内延伸的延伸部分以及从第二突起的延伸部分向内进一步延伸的第二倾斜表面。
形成在第一突起的第一倾斜表面与未涂覆部分之间的第一角度和形成在第二突起的第一倾斜表面与未涂覆部分之间的第二角度可以互为补角。
形成在第一突起的第二倾斜表面与延伸部分之间的第三角度和形成在第二突起的第二倾斜表面与延伸部分之间的第四角度可以互为补角。
形成在第一突起的第一倾斜表面或第二倾斜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与未涂覆部分之间的角度可以为90度或更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4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牵引电池组的电流中断装置
- 下一篇:双向跨接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