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磁感对应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56795.9 申请日: 2014-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4467203A 公开(公告)日: 2015-03-25
发明(设计)人: 杨培应 申请(专利权)人: 杨培应
主分类号: H02J17/00 分类号: H02J17/00
代理公司: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王淑玲
地址: 723500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双向 对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磁感对应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能的传输大都采用有线的传输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只是将原有的电能进行了传输,并没有实现电能的放大。可以看出,有线的电能传输仅是通过复杂的线路实现等量电能的传输,并且有线的电能在传输过程中还存在电能损耗的情况,造成电能的浪费和损失。因此,需要一种双向磁感对应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磁感对应机。采用这种双向磁感对应机可以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并且能够实现电能的增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向磁感对应机,其包括:电能输出单元,包括输出框架和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上的电能接入线圈和电能输出线圈,所述电能接入线圈和所述电能输出线圈相互独立,所述电能接入线圈的铁芯和所述电能输出线圈的铁芯是永磁铁,交流电通过流经所述电能接入线圈而将所述电能转换至所述电能输出线圈;

电能接收单元,包括电能接收线圈和蓄电池,所述电能接收线圈的绕组的两端头分别连接于所述蓄电池,所述电能接收线圈设置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的磁场中,用于将接收到的电能传输至所述蓄电池以存储,所述蓄电池设置有正极和负极,以用于电能的输出。

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一电能变化线圈,所述输出框架构造为矩形框架,所述电能接入线圈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的四个顶点处,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对应的为4个,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的四个内角处,以对应于所述电能接入线圈,所述接收电能输出线圈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的中心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包括并联的两个线圈,当所述电能接入线圈中输入交流电时,以增大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的磁场。

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还设置有第二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相对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对称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之间,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包括两个并联线圈,所述两个并联线圈分别靠近所述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

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三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三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三电能变化线圈相对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对称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和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之间。

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第四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四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四电能变化线圈相对于所述电能输出线圈对称设置,并且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

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五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五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2个,相对于所述第三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五电能变化线圈靠近所述输出框架的另一对边,并且设置于所述第四电能变化线圈之间。

优选地,所述输出框架上还包括第六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六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五电能变化线圈和所述电能输出线圈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发明的双向磁感对应机利用交流电传输电能的同时可以出现磁场的变化来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此外,电能接入线圈、电能输出线圈以及第一电能变化线圈至第六电能变化线圈的铁芯均是采用永磁铁芯,并且通过交流电压,由此使得以磁能得到增大,从而增大了转换后的电能。本产品发射出的磁场形成为一定范围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不限制电能接收单元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双向磁感对应机中的电能输出单元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能输出单元的电能输出线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双向磁感对应机的电能接收单元的示意图。

图中:1、电能接入线圈;2、电能输出线圈;3、第一电能变化线圈;4、第二电能变化线圈;5、第三电能变化线圈;6、第四电能变化线圈;7、第五电能变化线圈;8、第六电能变化线圈;9、电能接收线圈;10、蓄电池;11、输出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磁感对应机包括电能输出单元和电能接收单元。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双向磁感对应机及其各个部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培应,未经杨培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67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