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画框式室内空气生物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57297.6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0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殷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建华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画框 室内空气 生物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并分解室内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吸附并拮抗室内空气中病原菌、吸收室内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绿化和美化室内环境的画框式室内空气生物净化器。
背景技术
大部分室内空气净化器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臭氧,有的净化器甚至释放出非天然的杀菌物质造成室内空气出现新污染;同时传统净化器还不具备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绿化和美化室内环境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画框式室内空气生物净化器,该生物净化器的种植槽中种植有植物,植物根部的栽培基质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在涡轮风扇的作用下,室内空气进入种植槽的栽培基质中,栽培基质吸附室内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随即被栽培基质里的微生物分解为无害物质。同时,附着在微小颗粒物表面的病原菌随流动的空气进入栽培基质,被栽培基质里的微生物拮抗。经过生物净化的空气通过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进行更进一步的净化,最后循环到室内。蓄水箱和自动浇灌系统使植物和微生物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实现室内空气的持续改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画框式室内空气生物净化器分为箱体和框体两部分。箱体底部是蓄水箱,上部右侧分布有种植槽。种植槽开口倾斜向上,与水平面呈30°夹角。每个种植槽的底部上半部分分布有通气孔,上下侧面分布有排水孔。用一块正方形无纺布包裹植物根部及其栽培基质,使用橡皮筋包扎固定后放入种植槽中。蓄水箱里的水被潜水泵泵入浇灌管道,经滴头流入最上层的种植槽,再通过排水孔由上到下依次流过每个种植槽,供植物和微生物生长利用。未被利用的水最后会经过过滤网流入蓄水箱。当蓄水箱里的水位低于阈值时,低水位报警器发出警报,提示加水。定时器则控制浇水的时间和时长。漏电保护器能保证生物净化器的安全运行,避免漏电伤人。箱体与外界相通的只有种植槽和出风口。当涡轮风扇转动时,室内空气进入种植槽里的栽培基质,栽培基质吸附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随即被栽培基质里的微生物分解为无害物质;同时,附着在微小颗粒物表面的病原菌随流动的空气进入栽培基质,被栽培基质里的微生物拮抗。经过生物净化后的空气进入密闭的箱体中,依次通过前置过滤层、HEPA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进行更进一步的净化,最后在涡轮风扇的作用下经由出风口进入室内。用螺丝将框体固定到箱体正面,可以放置于桌面,也可以通过箱体背面的挂钩悬挂于墙面。种植槽里种植的绿色植物不仅能吸收室内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还能吸收空气里的有害化学物质。通过植物补光灯的作用,绿色植物能全天候地工作,实现室内空气的持续改善。根据不同的设计在种植槽中种植不同颜色和形态的绿色植物,构成不同图案的植物画,美化室内环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种植槽里种植的植物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还能吸收空气里的有害化学物质。种植槽里的栽培基质吸附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随即被栽培基质里的微生物分解为无害物质;同时,附着在微小颗粒物表面的病原菌随流动的空气进入栽培基质,被栽培基质里的微生物拮抗。生物净化器具有过滤层和吸附层,对室内空气进行生物和物理双重净化。生物净化器不会释放臭氧等有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也不会释放非天然的杀菌物质。从生物净化器里释放出的空气完全是天然的和高品质的。生物净化器不只是净化室内空气,还能绿化和美化室内环境,使得室内环境得到持续地综合改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画框式室内空气生物净化器的箱体纵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画框式室内空气生物净化器的框体示意图。
附图1-2中:1滴头,2种植槽,3通气孔,4排水孔,5浇灌管道,6过滤网,7低水位报警器,8蓄水箱,9潜水泵,10定时器,11漏电保护器,12挂钩,13涡轮风扇,14前置过滤层,15 HEPA过滤层,16活性炭吸附层,17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建华,未经殷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72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