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57634.1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0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花;袁淑杰;杨新春;李郑武;王忠;徐岩;王淼;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药集团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K31/4439;A61K47/36;A61K47/38;A61P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孟旭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埃索美拉唑镁肠 溶胶 处方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处方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饮食规律不能保证,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人的一生中几乎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急性或慢性胃病。胃肠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左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若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极易转化为癌肿。胃肠病历来被医家视为疑难之症,一旦得病,应及时治疗,长期服药,才能控制或治愈。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普及,胃病用药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胃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病状或并发症,胃灼热、反酸是胃食管反流的主要症状,GERD在欧美国家比较常见,人群中7—15%的人有胃管反流症状。我国北京、上海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报道,GERD患病率为5.77%。近年来,GERD的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市场上治疗胃管反流性疾病有效治疗药物主要有胃酸剂,胃肠动力药、胃膜保护剂和抗酸剂。临床研究表明,GERD的药物治疗基础主要是抑酸,抑制胃酸分泌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其中质子泵抑制剂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
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换代产品,该药是全球第一个采用氧化合成技术生产的质子泵抑制剂。目前,埃索美拉唑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质子泵子抑制剂产品。在临床广泛应用。埃索美拉唑鎂能在壁细胞泌酸微管的高酸环境中浓积并转化为活性形式,在抑制胃酸水平减轻疼痛症状和促进愈合方面更有效。研究结果显示:埃索美拉唑使患者胃中pH大于4的时间为15.3小时,明显优于其他同类药物,在对健康志愿者进行的类似研究中,埃索美拉唑使参试者胃中pH大于4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可达14小时。既然埃索美拉唑鎂有着较强的抑酸作用,体内个体差异较小,疗效稳定和较低的副作用,寻找一种工艺精细,质量稳定,减少了工艺粗糙造成的片与片之间含量均匀度差异大的影响,制备出质量优良且稳定的制备方法十分必要。
埃索美拉唑鎂其化学名称为:双-S-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镁三水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埃索美拉唑镁具有温度敏感性,在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胶囊的过程中需要对埃索美拉唑镁的小丸进行加热烘干,会导致埃索美拉唑镁略有降解,为此,本发明采用美国卡陆康公司的PF001型蔗淀耐热小丸应用于埃索美拉唑镁肠溶胶囊中,并将埃索美拉唑镁与羟丙甲纤维素和甘氨酸钠的混悬液混合包裹到PF001型蔗淀耐热空白微丸上,进行烘干,意外的发现,大大降低了埃索美拉唑镁的降解。为此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胶囊,由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填装到胶囊中制备而成,其中所述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其原料与辅料重量份比例为:埃索美拉唑镁8-12g、PF001型蔗淀小丸20-50g、羟丙甲纤维素10-30g、甘氨酸钠5-10g,滑石粉10-15g、肠溶粉40-70g,
其制备方法为:将埃索美拉唑镁原料过筛,加入羟丙甲纤维素和甘氨酸钠的乙醇混悬液中,采用流化床设备均匀喷于PF001型蔗淀小丸上并烘干,再分别制备隔离层及肠溶层,得到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其中所述羟丙甲纤维素和甘氨酸钠的乙醇混悬液是由羟丙甲纤维素10-30g、甘氨酸钠5-10g加入到100g 50%的乙醇中制备的。
优选的,该肠溶微丸中原料与辅料重量份比例为:埃索美拉唑镁12g、蔗淀小丸50g、羟丙甲纤维素10g、甘氨酸钠10g、滑石粉10g、肠溶粉70g。
或
肠溶微丸中原料与辅料重量份比例为:埃索美拉唑镁8g、蔗淀小丸20g、羟丙甲纤维素30g、甘氨酸钠5g、滑石粉15g、肠溶粉40g。
本发明所述胶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埃索美拉唑镁原料过筛,加入羟丙甲纤维素和甘氨酸钠的乙醇混悬液中,采用均质搅拌机搅拌,制备混悬液。
(2)采用流化床设备将上述混悬液均匀喷于蔗淀小丸上并烘干,过筛,制备大小均匀的含药微丸。
(3)采用流化床设备将羟丙甲纤维素与滑石粉混悬液均匀喷于含药微丸上并烘干,过筛,制备大小均匀的隔离微丸。
(4)将肠溶粉加一定溶剂制成肠溶混悬液,采用流化床设备均匀喷于制备好的隔离微丸上并烘干,过筛,制备大小均匀的肠溶微丸。
(5)将肠溶微丸填充于适宜胶囊中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药集团技术中心,未经哈药集团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76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