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无限延伸立柱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59109.3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6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宁其斌;王虎君;芮文青;涂伟宾;蒋立伟;戴明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宇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3/00 | 分类号: | B27M3/00;B32B37/12;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黄智明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无限 延伸 立柱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无限延伸立柱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家具、景区内竹亭等的制作时,时常需要将木质或竹制的实心柱进行相接,使长度符合制作的需求。在目前的加工过程中,相接通常通过使用螺栓、铆钉等连接件实现,但是现有的连接由于连接件外露影响立柱制成后的观感,且连接件外露易受外界影响而产生松动,使得相接位置易错位,增加维修概率,影响立柱的使用寿命。
在立柱的使用时,由于未经表面处理的竹青片相对于经过表面脱青处理的竹黄片更易受到外界影响,发生氧化而影响正常使用,而脱青后的竹黄片相对于竹青片的成本较高。此外,表层竹片上的竹节的存在,会影响的立柱表面的平整度。这就需要对立柱的成本及抗氧化进行衡量后考虑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无限延伸立柱,通过外表层、内芯层的分别设置,调和了立柱的耐用性能和制造成本,能够在不影响立柱表面平整度的前提下,使用简单的结构实现相接实心立柱的稳固连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层无限延伸立柱的生产工艺,包括:
将青柱片依次排列,相邻的竹青片的侧部粘接后压制形成柱体部件,相邻竹青片的端部交错形成有凸起或凹槽;
多层柱体部件叠放粘接形成内芯层,内芯层为方形,内芯层的四个侧面分别粘接表面经过脱青处理的整竹黄片,相邻整竹黄片依次粘接形成框型外表层;
内芯层的端部形成有凸起或凹槽,将一个内芯层的首部与另一内芯层的尾部相接,即将内芯层的首部的凸起嵌入到另一内芯层的尾部的凹槽内,并将凸起与凹槽粘接;
将外表层的端部对接后,使用铆钉依次穿过外表层、凸起、凹槽,铆钉的两端与外表层分别形成固位槽,将竹制的外固块粘接在固位槽内,外固块的形状与固位槽适配;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立柱的长度达到所需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铆钉采用不锈钢自攻钉。
进一步地,凹槽的深度为8-15cm。
进一步地,外固块的面积大于铆钉的钉帽面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双层无限延伸立柱的生产工艺,通过外表层采用整竹黄片,使得立柱的表层平整、无竹节、抗氧化,利用表面经过脱青处理的竹黄片的抗氧化性,增强立柱的耐用性。内芯层采用竹青片,在较低成本的前提下,并通过内部采用青柱片101,由于竹青片在立柱的内部,不会有被氧化的问题,但却降低了总体的生产成本。该种实心立柱,通过外表层、内芯层的分别设置,调和了立柱的耐用性能喝制造成本,结构设计合理,且可以无限延长,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工艺所得双层无限延伸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内芯层的柱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表层,2-内芯层,3-铆钉,4-外固块;21-柱片,22-凸起,2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双层无限延伸立柱的生产工艺,将青柱片21依次排列,相邻的竹青片的侧部粘接后压制形成柱体部件,相邻竹青片的端部交错形成有凸起22或凹槽23。
多层柱体部件叠放粘接形成内芯层2,内芯层2为方形,内芯层2的四个侧面分别粘接表面经过脱青处理的整竹黄片,相邻整竹黄片依次粘接形成框型外表层1。
内芯层2的端部形成有凸起22或凹槽23,将一个内芯层2的首部与另一内芯层2的尾部相接,即将内芯层2的首部的凸起22嵌入到另一内芯层2的尾部的凹槽23内,并将凸起22与凹槽23粘接。
将外表层1的端部对接后,使用铆钉3依次穿过外表层1、凸起22、凹槽23,铆钉3的两端与外表层1分别形成固位槽,将竹制的外固块4粘接在固位槽内,外固块4的形状与固位槽适配;外固块4的面积大于铆钉3的钉帽面积。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立柱的长度达到所需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宇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宇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9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碳化家具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四封边门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