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杉木林伐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59541.2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7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孟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杉木林 杉木 预估 密度控制图 实时调节 人工林 发展阶段 收获 生产力 应用 调查 保证 经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杉木林伐育方法,该方法通过杉木林的调查,应用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确定最优的杉木密度,采用伐育措施对杉木人工林密度进行实时调节,使杉木林各发展阶段均可以形成合理的林分密度,以保证充分发挥杉木个体的生产力,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达到较优的经营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木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密度控制图的方法进行杉木人工林管理。
背景技术
杉木作为南方的重要造林树种,不但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效益,同时对维护趋于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意义,具有水源涵养、积累营养物质、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固土保肥等价值。鉴于杉木人工林在我国南方大面积种植以及杉木重要的生态与经济效益,杉木人工林经营的好坏,势必决定我国南方森林可持续经营整体的成败。
我国杉木人工林经营模式比较粗放,一般按照经验模式进行,即固定的主伐(皆伐)年龄,以及林木生长过程中固定的2-3次抚育采伐,并没有做到针对具体立地、具体培育目标的具体林分进行具体分析。例如,杉木经营过程中,按照作业级进行组织,而作业级的划分本身就比较粗放,相同的作业级乃至不同的作业级都执行相同的经营措施,而没有做到具体林分具体分析,比如不同立地条件需要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
目前我国杉木人工林经营周期包括如下几个阶段:造林-未成林抚育-抚育间伐-主伐这4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目前都是按照传统的经验进行,未考虑在林分经营过程中林分的具体变化,以及林分立地等差异,存在以偏概全的嫌疑。此外,上述4个阶段中的造林和抚育间伐都涉及到林分密度的问题,具体造林密度以及抚育间伐强度也是主要凭借着以往的经验执行,没有考虑到具体林分的情况。
林分密度调控是通过最初的造林间距和随后的采伐来控制林分密度,进而实现不同的经营目标,因此是森林经营关键技术之一。确定最优密度调控方案,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首先,是实验观测法。即对林分采取不同密度调控措施,并对调控效果进行长期观测,最终确定最优密度调控方案,即经验。该方法是确定最优密度调控方案的重要方法,但是存在耗时长、工作量大、结果受立地条件及经营目标的限制,不能广泛推广等缺点。其次,是密度控制图法。密度控制图,即平均林分模型,从图面上形象地展示了林分不同阶段中,林木收获量、林木死亡量和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密度控制图是设计、展现和评估不同密度调控措施的有效方法。
我国南方杉木人工林经营中,对于密度控制上,也是凭借传统经验进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某一密度调控经验过度推广,即对于不同的经营目标及立地条件下的杉木人工林,采取相同的密度调控措施,而没有做到具体林分具体分析。忽视了某一区域的密度调控经验会受到立地及经营目标的限制,其推广具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因此,传统经验存在盲目操作,利用率低,灵活性差等缺点。
本发明以福建杉木一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福建杉木的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旨在不同初始密度下杉木人工林密度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的杉木人工林的伐育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杉木人工林的调查,根据调查后得到的林分密度和平方平均胸径,应用杉木林分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确定杉木适应密度调控方式,对杉木人工林进行采伐或补植,从而达到较优的经营目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应用杉木林分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对杉木人工林密度进行实时调节,使杉木林各发展阶段均可以形成合理的林分密度直到最后的皆伐收获,以保证充分发挥杉木个体的生产力,并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达到较优的经营目标。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杉木林伐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对待规划的杉木人工林的样地调查,得到所述杉木人工林的平均胸径和密度数据;
根据预先建立的用于表示平方平均胸径和密度关系的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和得到的所述杉木人工林的平均平方胸径和密度值,得到所述杉木人工林的规划调控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9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