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PS定位的智能物流车辆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0071.1 | 申请日: | 2014-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4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会;曹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968 | 分类号: | G08G1/09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s 定位 智能 物流 车辆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GPS定位的智能物流车辆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物流涉及到生活的每个方面,随着物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实现对物流物品在某个环节的监控,比如产品发货和收货等等,但是并不能对运输过程进行监控。且因现在道路交通的复杂化,如出现突发状态,比如前方道路堵塞等,势必会造成运输过程中浪费时间,从而造成物流运输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PS定位的智能物流车辆监控系统,以实现提高运输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GPS定位的智能物流车辆监控系统,包括中央服务器、GPS定位模块、射频识别模块、温湿度传感器、通信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中央服务器:接收GPS定位模块和射频识别模块的数据,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储存到存储器;
所述GPS定位模块:安装在车辆上,对车辆的位置信息进行定位;
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安装在车辆上,对车辆上的物品进行实时扫描;
所述通信模块:负责将GPS定位模块和射频识别模块采集的信息传输至中央服务器,以及将中央服务器的信息传输至显示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采用触摸屏,输入命令,并将调用的中央服务器内的信息显示出来;
所述中央服务器内设置路线规划模块,所述路线规划模块根据GPS定位模块和实时交通信息进行路线规划;
所述中央服务器内设置信息推送模块,所述信息推送模块根据路线规划模块规划路线和在线实时地图,将路线规划模块规划路线上的交通事故信息实时推送给经验证后的移动终端;
所述中央服务器内设置货物信息数据库:用于预先存储运输的货物状态与预设货物数据的对应表。
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车辆货箱内用于采集货箱内的环境温度信息,并将环境温度信息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中央服务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射频识别模块对车辆上的物品进行扫描,并通过GPS定位模块对车辆信息进行定位,根据实时在线地图对线路进行合理的规定。避开堵塞和拥堵的路线,从而达到了提高运输效率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基于GPS定位的智能物流车辆监控系统,包括中央服务器、GPS定位模块、射频识别模块、通信模块和显示模块;
中央服务器:接收GPS定位模块和射频识别模块的数据,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储存到存储器;
GPS定位模块:安装在车辆上,对车辆的位置信息进行定位;
射频识别模块:安装在车辆上,对车辆上的物品进行实时扫描;
通信模块:负责将GPS定位模块和射频识别模块采集的信息传输至中央服务器,以及将中央服务器的信息传输至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采用触摸屏,输入命令,并将调用的中央服务器内的信息显示出来;
中央服务器内设置路线规划模块,路线规划模块根据GPS定位模块和实时交通信息进行路线规划;
中央服务器内设置信息推送模块,信息推送模块根据路线规划模块规划路线和在线实时地图,将路线规划模块规划路线上的交通事故信息实时推送给经验证后的移动终端。及时的提醒物流车辆注意减速避让,从而避免交通事故;
中央服务器内设置货物信息数据库:用于预先存储运输的货物状态与预设货物数据的对应表。
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车辆货箱内用于采集货箱内的环境温度信息,并将环境温度信息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中央服务器。
射频识别模块,可以设置在车辆的装卸口,当物品装车时,对物品进行扫描,物品卸车时,也对物品进行扫描,即物流车辆不管是中途卸货还是终点卸货都能实时的传输至中央服务器器,从而便于物品的监控。路线规划模块中的在线地图可以采用百度在线地图等。
同时中央服务器内设置安全模块,安全模块对登录的客户端信息进行验证,只有通过验证的客户端才可以调用中央服务器的信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0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