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60178.6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9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邓烜;曾德民;蒋航军;杜志超;高晓明;王伟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E04B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唐晓丽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橡胶 支座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隔震装置,特别是一种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隔震技术的土木工程结构中一般均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但由于铅对环境具有强污染性,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强毒性。本发明接近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阻尼结构件组合物替代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中的铅芯,申请号为201110204987.5,这种高阻尼结构件组合物掺杂了各种无机化合物,取材困难,对芯材的制作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中的铅芯对环境具有高污染性,不符合当前建筑施工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要解决现有隔震支座中铅芯使用率大,污染环境严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是由中部的支座主体和包覆在支座主体周围侧面的外部保护橡胶层一同经过硫化粘结而成,所述支座主体是由两块端钢板之间交替放置多个内部橡胶层和内部钢板组成,所述支座主体的中心处设有圆形的竖向预留通孔,预留通孔内填充有铅锡混合芯材。
所述铅锡混合芯材是按照以下体积比进行混合的:锡材6~10份,铅材0~4份。
所述预留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一种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用适量的铅锭,保持在315℃~330℃的温度下炼化15~20分钟呈熔融状态,选用适量的锡锭,保持在230℃~240℃的温度下炼化15~20分钟呈熔融状态;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铅水和锡水保持在183℃的温度下,按预定比例混合炼化5~8分钟;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物倒入所需形状的成型机的模具中;
步骤四,冷却后拆模,并切割成与支座主体等高的铅锡混合芯材;
步骤五,将铅锡混合芯材嵌入支座主体的预留通孔之中,所述支座主体是将端钢板和交替放置的若干内部橡胶层和钢板一同经过硫化粘结成支座主体,并预留出预留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旨在减少隔震支座中铅的使用,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提供更好的隔震性能。本发明将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中的铅芯部分或全部替换成锡芯,减少铅芯隔震支座对环境的高污染性,同时能够提高隔震支座的隔震性能,进而提高隔震层的耗能能力,保证隔震建筑的安全性。此外,铅与锡具有良好的互熔性、抗氧化、耐腐蚀、润滑性、易加工成形等特点,铅锡混合物的抗拉强度可达4~5kg/mm2,与同规格的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相比,具有隔震性能更好的优点;支座的隔震性能得到很大改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铅锡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的滞回曲线图;
图3为实施例二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的滞回曲线图;
图4为实施例三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的滞回曲线图。
附图标记:1-铅锡混合芯材、2-端钢板、3-内部橡胶层、4-内部钢板、5-外部保护橡胶层、6-预留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一种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是由中部的支座主体和包覆在支座主体周围侧面的外部保护橡胶层5一同经过硫化粘结而成,所述支座主体是由两块端钢板2之间交替放置的若干内部橡胶层3和内部钢板4组成,所述支座主体的中心处设有竖向预留通孔6,预留通孔6内填充有铅锡混合芯材1。
所述铅锡混合芯材1是按照以下体积比进行混合的:锡材6~10份,铅材0~4份。
所述预留通孔6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这种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用适量的铅锭,保持在315℃~330℃的温度下炼化15~20分钟呈熔融状态,选用适量的锡锭,保持在230℃~240℃的温度下炼化15~20分钟呈熔融状态;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铅水和锡水保持在183℃的温度下,按预定比例混合炼化5~8分钟;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物倒入所需形状的成型机的模具中;
步骤四,冷却后拆模,并切割成与支座主体等高的铅锡混合芯材1;
步骤五,将铅锡混合芯材1嵌入支座主体的预留通孔6之中,所述支座主体是将端钢板2和交替放置的若干内部橡胶层3和钢板4一同经过硫化粘结成支座主体1,并预留出预留通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01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阳光屋顶的索板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地下建筑物安全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