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1319.6 | 申请日: | 2014-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5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坚;全裕喜;汤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衡山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c53 钢材 汽车 模具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DC53是日本大同特殊钢对SKD11进行改良的新型冷作模具钢,其技术规范载于日本工业标准(JIS)G4404。DC53克服了SKD11高温回火硬度和韧性不足的弱点,将在通用及精密模具领域全面取代SKD11作为高强韧性通用冷作模具钢。
目前,DC53模具钢通常用于小型精密冲压模,而较少用于大型冲裁模具,究其原因,主要是DC53热处理加工后内应力较大造成模具的变形量较大,有时甚至出现模具加工完一、两个礼拜后尺寸还在变化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工艺,经该加工工艺加工得到的凹模变形量小、尺寸稳定、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下模胚料,然后粗加工凹模内腔,留加工余量3~3.5mm;
第二步,将完成粗加工的胚料置于温度为930~960摄氏度的炉中淬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50~60分钟;
第三步,将炉膛温度升至1100摄氏度,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30~40分钟;
第四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700~750摄氏度,然后油冷至油温;
第五步,将所述胚料从油中取出,将其置于炉膛温度为600~650摄氏度的炉内高温回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80~90分钟;
第六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室温;
第七步,将所述胚料置于炉膛温度为450~480摄氏度的炉内中温回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50~60分钟;
第八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200~220摄氏度,然后将其置于炉膛温度为200~220摄氏度的炉内保温90分钟,最后将其从炉中取出,空冷至室温;
第九步,对凹模内腔进行精加工,完成所述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加工工艺加工得到的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表面硬度与内部硬度不一样,模具的表面硬度高,内部硬度低,由于本发明先粗加工出凹模内腔,然后热处理,因此,该凹模的内腔表面具有极好的耐磨性,而模具本体的内部具有极好的韧性,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崩刃口、裂纹的情况,使用寿命极长,本发明提供的加工工艺采用高、中、低温三次回火,既保证了模具的强度和韧性,又使得模具内部的残余应力大大减少,同时,由于精加工的加工量非常小,因此,最终得到的模具尺寸稳定性非常高,变形量非常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下模胚料,然后粗加工凹模内腔,留加工余量3~3.5mm;
第二步,将完成粗加工的胚料置于温度为930~960摄氏度的炉中淬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50~60分钟;
第三步,将炉膛温度升至1100摄氏度,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30~40分钟;
第四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700~750摄氏度,然后油冷至油温;
第五步,将所述胚料从油中取出,将其置于炉膛温度为600~650摄氏度的炉内高温回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80~90分钟;
第六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室温;
第七步,将所述胚料置于炉膛温度为450~480摄氏度的炉内中温回火,待胚料温度与炉温平衡后,保温50~60分钟;
第八步,将所述胚料从炉中取出,空冷至200~220摄氏度,然后将其置于炉膛温度为200~220摄氏度的炉内保温90分钟,最后将其从炉中取出,空冷至室温;
第九步,对凹模内腔进行精加工,完成所述DC53钢材质汽车冲裁模具的凹模的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衡山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衡山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1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