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胎生产线密炼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2124.3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9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回佳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8 | 分类号: | B29B7/18;B29B7/82;B29B7/28;B29B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胎 生产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胎生产线密炼机构,属于汽车内胎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密炼机是内胎生产线上必备的设备,主要用于原料的塑炼和混炼;密炼机工作时,两转子相对回转,将来自加料口的物料夹住带入辊缝受到转子的挤压和剪切,穿过辊缝后碰到下顶拴尖棱被分成两部分,分别沿前后室壁与转子之间缝隙再回到辊隙上方;在绕转子流动的一周中,物料处处受到剪切和摩擦作用,使胶料的温度急剧上升,粘度降低,增加了橡胶在配合剂表面的湿润性,使橡胶与配合剂表面充分接触。配合剂团块随胶料一起通过转子与转子间隙、转子与上、下顶拴、密炼室内壁的间隙,受到剪切而破碎,被拉伸变形的橡胶包围,稳定在破碎状态;同时,转子上的凸棱使胶料沿转子的轴向运动,起到搅拌混合作用,使配合剂在胶料中混合均匀。配合剂如此反复剪切破碎,胶料反复产生变形和恢复变形,转子凸棱的不断搅拌,使配合剂在胶料中分散均匀,并达到一定的分散度;现有技术中的密炼机的出料装置处在排胶时粘着;很难将密炼好的材料输出。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内胎生产线密炼机构,将机体和密炼室温度与出料装置处分开设置,独立控制,出料装置温度大于密炼温度;降低原料的粘着。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汽车内胎生产线密炼机构,包括气缸,及安装于气缸前侧的压料装置,及安装于气缸下方的下料箱;及安装于下料箱旁侧的翻转门和加料装置;及安装于下料箱下侧的密炼室;及安装于密炼室内侧的转子,及安装于密炼室下方的底座;及安装于密炼室和底座之间的出料装置和下顶栓锁紧机构;及与密炼室配合安装的第一加热管路;所述出料装置处设置有延伸接口;所述延伸接口处设置有第二加热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热管路由独立加热系统供热。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接口上设置有独立的液压锁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接口长度为10cm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热管路加热温度为100℃;所述第一加热管路加热温度为90℃。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汽车内胎生产线密炼机构,结构简单,输出效率高,将机体和密炼室温度与出料装置处分开设置,独立控制,出料装置温度大于密炼温度;降低原料的粘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内胎生产线密炼机构,包括气缸1,及安装于气缸前侧的压料装置2,及安装于气缸下方的下料箱3;及安装于下料箱旁侧的翻转门4和加料装置5;及安装于下料箱下侧的密炼室6;及安装于密炼室内侧的转子7,及安装于密炼室下方的底座;及安装于密炼室和底座之间的出料装置和下顶栓锁紧机构8;及与密炼室配合安装的第一加热管路;所述出料装置处设置有延伸接口9;所述延伸接口9处设置有第二加热管路。
其中,所述第二加热管路由独立加热系统供热;所述延伸接口9上设置有独立的液压锁紧机构;所述延伸接口9长度为10cm以下;
所述第二加热管路加热温度为100℃;所述第一加热管路加热温度为90℃。
本发明的汽车内胎生产线密炼机构,结构简单,输出效率高,将机体和密炼室温度与出料装置处分开设置,独立控制,出料装置温度大于密炼温度;降低原料的粘着。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回佳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回佳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2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