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轨道吸音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3076.X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6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朱万旭;李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1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姜万林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轨道 吸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音板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铁轨道吸音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铁作为大运量轨道交通手段,是解决当今世界各国大城市客运交通的十分有利的运输工具,其特别适合于城市内市区及老城区建设。国外地铁建设已经发展了140多年,即使是拥有异常发达的地铁网络,如纽约、巴黎、东京,地铁建设也从未停止。“十五”期间,国家投资8000亿元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建设总里程450km,其中用于地铁建设的投资约2000亿元,目前,经济稳定发展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使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中国地铁建设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1世纪将是中国地铁建设高速发展的世纪。
对于轨道交通而言,列车通过时产生的一次噪音主要分牵引噪音、滚动噪音及空气噪音三大部分,三种噪音都通过空气介质传播且在总噪音中的比重与车速及轮轨面状态有一定关系。对于降低上述三种噪音的有效手段,国内目前主要有弹性车轮、轨道阻尼板、钢轨打磨润滑、带吸音功能的半封闭及全封闭隔声等技术,但带吸音功能的半封闭隔声屏不能对遮蔽区以外的建筑如高层楼房有效、同时带吸音功能的半封闭隔声屏在表面积灰以后会使其降噪效果大打折扣,而全封闭声屏障虽能有效隔离一次噪音,但它在城市景观、消防、通风方面的负面影响过大,故国外目前趋向于采用铺设于道床表面的道床吸音板技术。
借鉴陶粒多孔吸音材料的优良的吸音性能,地铁轨道吸音板利用优质的的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粘结剂将经一定级配的吸声陶粒固结,并通过特殊的制作工艺而制成,室内测试效果表明,降噪系数达到0.85,吸音性能为Ⅰ级,然而,国内地铁轨道吸音板还没有实际工程应用,对于吸音板实际工程应用时的工程配合比,地铁环境下的力学性能、降噪效果、耐久性、抗冻性、抗火性、抗震性及制作和安装工艺等的基础性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地铁轨道吸音板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技术储备的进一步提高,将为我国大力推广地铁轨道道床吸音板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撑,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配比不合理、成本高和降噪效果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地铁轨道吸音板的制备方法,以实现配比合理、成本低和降噪效果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铁轨道吸音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⑴将各组分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
水泥:55份;
碎石:30份;
砂子:15份;
纤维:30份;
减水剂:18份;
拌合水:45份;
⑵按上述配比,备料、计量后,采用钢模和木质板作为模具,按预设的加水方式、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搅拌均匀。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地铁轨道吸音板的制备方法,由于包括:⑴将各组分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水泥:55份;碎石:30份;砂子:15份;纤维:30份;减水剂:18份;拌合水:45份;⑵按上述配比,备料、计量后,采用钢模和木质板作为模具,按预设的加水方式、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搅拌均匀;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配比不合理、成本高和降噪效果差的缺陷,以实现配比合理、成本低和降噪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铁轨道吸音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⑴将各组分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
水泥:55份;
碎石:30份;
砂子:15份;
纤维:30份;
减水剂:18份;
拌合水:45份;
⑵按上述配比,备料、计量后,采用钢模和木质板作为模具,按预设的加水方式、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搅拌均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3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