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素纤维织物改性整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63326.X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0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峰;高炳生;许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513 | 分类号: | D06M13/513;C07F7/21;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5115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素 纤维 织物 改性 整理 工艺 | ||
1.一种纤维素纤维织物改性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酸化催化、水解、缩合,合成出结构规整含八氨基的笼形结构的聚γ-氨丙基倍半硅氧烷POSS-NH2,经甲醛化反应制得反应性多-N甲氧基笼形倍半硅氧烷POSS-N(CH2(OH))2,然后将纤维素纤维织物与POSS-N(CH2(OH))2混和物溶液浸轧交联改性整理,干燥,焙烘,完成整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素纤维织物改性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纤维织物为棉,天丝,莫代尔,粘胶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印染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素纤维织物改性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γ-氨丙基硅氧烷的催化、水解、缩合工艺为:在三口烧瓶中先加入原料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质量百分比36.5%的盐酸溶液作为催化剂,盐酸溶液加入量为原料质量的0.1-0.5%,溶剂为环己烷,环己烷和原料质量比为1:1,去离子水缓慢以250ml/min速度加入并打开搅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1,在60℃反应72h后,用分水器进行处理去除体系中的乙醇和水的混合物,通过旋转蒸发去除溶剂环己烷,最后得到白色固体产物聚γ-氨丙基硅氧烷POSS-NH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素纤维织物改性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多-N甲氧基倍半硅氧烷POSS-N(CH2(OH))2的合成工艺为:在三角烧瓶中装有温度计、磁力搅拌和蒸馏头,加入30%W/W质量百分比的甲醛水溶液;甲醛水溶液的pH调节到9.3,将聚γ-氨丙基倍半硅氧烷POSS-NH2溶解在甲醇MeOH中,配置175g/L浓度溶液,以250ml/min速度逐步滴入;聚γ-氨丙基倍半硅氧烷POSS-NH2与30%W/W质量百分比甲醛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7.14,反应混和物在90℃下回流16小时;反应过程中反应混和物的pH保持在9.3±0.1,用10%W/W质量百分比碳酸钠溶液调节;然后混和物在1.333kpa真空条件下分馏,得到白色粉状物;粗制品用甲醇MeOH重结晶,制得多-N甲氧基笼形倍半硅氧烷POSS-N(CH2(OH))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素纤维织物改性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纤维织物与POSS-N(CH2(OH))2混和物溶液浸轧,交联改性整理,干燥,汽蒸工艺为:将反应性多-N甲氧基笼形倍半硅氧烷POSS-(NCH2(OH))2用纯水溶解并稀释到一定浓度o.w.f0.8~15,浴比1:15~1:20,在交联反应中用质量百分比浓度0.1%柠檬酸和质量百分比浓度1.5%MgCl2为催化剂,在室温下充分搅动混和物;将纤维素纤维织物与反应性多-N甲氧基笼形倍半硅氧烷POSS-N(CH2(OH))2混和物溶液两浸两轧,轧余率80%,然后在95℃下干燥3分钟;干燥后,再在165℃下焙烘1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33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