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出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3814.0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4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敏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7D7/20 | 分类号: | G07D7/20;G07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出钞装置,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具有对纸币编号的颜色进行判别的鉴定部的进出钞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以设置在金融机构、机场、车站等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自动柜员机)等为代表的进出钞装置中,设置有对纸币真伪进行判定的鉴别装置。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是为了判定纸币真伪而由鉴别装置对纸币上标记的编号的颜色进行判別,从而可靠地识别纸币的技术。
另外,当检测到伪造币时,若为了防止伪造币的流通,而停止之后的所有的交易处理,则会使该现金自动交易装置的工作效率下降。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2的记载技术是对于在入钞交易中投入的纸币中的判定为伪造币的纸币的币种,停止其入钞交易,而对于其他币种的纸币继续进行入钞交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78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401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当使用伪造币时,存在大量使用通过相同的制法伪造出的伪造币这样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巧妙地防止伪造币向市场扩散,非常期望对伪造币分类并进行管理。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和2的记载技术,不是对根据由鉴别装置对编号颜色进行判別的结果判别为伪造币的纸币分类并进行管理。另外,当检测到大量的伪造币时,直至鉴别装置针对伪造币处理完成为止,自动交易装置都不能对未发现伪造币的币种进行处理,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完全无法处理该币种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进出钞装置,其能够根据编号颜色对介质进行管理,并且即使在检测到伪造币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自动交易装置的工作效率下降。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进出钞装置,其进行所投入的介质的入钞处理或介质的出钞处理,所述进出钞装置包括:(1)多个介质收纳单元,其按照介质上所附编号颜色收纳介质;(2)识别单元,其至少对在入钞处理中投入的介质或者在出钞处理中出钞的介质上所附编号颜色信息进行识别;(3)搬运控制单元,其根据由识别单元识别的编号颜色信息,控制介质向收纳对应的编号颜色的介质的介质收纳单元的搬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根据编号颜色对介质进行管理,并且即使在检测到伪造币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自动交易装置的工作效率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进出钞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内部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进出钞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鉴别部进行鉴别处理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纸币的一个面的构成图像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进出钞装置中入钞处理动作的流程图(之一)。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进出钞装置中入钞处理动作的流程图(之二)。
图7是对实施方式中进行入钞处理时纸币的搬运路线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进出钞装置中入钞处理动作的流程图(之三)。
图9是对实施方式的当检测到规定张数以上的伪造币时进行入钞处理的纸币搬运路线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进出钞装置中出钞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对实施方式的出钞处理时纸币的搬运路线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2是对实施方式的按照盒区分的币种编号颜色信息对应表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对实施方式的对按照盒区分的币种编号颜色信息对应表进行设定变更的画面例的画面图。
符号说明
100 自动交易装置
101 主控制部
110 交易处理部
120 搬运控制部
121 鉴别结果获取部
122 编号颜色信息获取部
123 搬运处理部
130 收纳介质设定部
102 存储部
103 职员操作显示部
104 顾客操作显示部
107 纸币进出钞机构部
108 硬币进出钞机构部
109 鉴别部
109a 编号颜色识别部
具体实施方式
(A)主要的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进出钞装置的主要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3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