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性污染废水的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4424.5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5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魏刚;孙智华;李红祥;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08 | 分类号: | G21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污染 废水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污染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污染废水的处理装置,该装置既可处理放射性污染废水,也可处理非放射性污染废水,尤其适用于对低放含氚废水的处理。
背景技术
后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放射性污染废水,这些污染废水需要排入环境,以达到工厂物质流通畅,进而保证工厂的正常运转。
污染废水采用低架排放方式向环境排放,环评计算表明其对公众造成的年个人有效剂量值较大,并超过允许的剂量范围。而高架排放给公众造成的个人有效剂量在允许的剂量范围内。
目前,已投入运行的高架排放方案是加热空气挂布大气载带方案。即空气加热后,过滤掉沙尘,然后吹过喷洒有放射性污染废水的挂布,使污染废水蒸发,空气湿含量增加,最后增湿的空气经烟囱高空排放。但这种方式有蒸发效率低,二次放射性废物量大,而且设施需要的建筑面积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染废水的处理装置,可高效、可控的处理污染废水;结构紧凑、二次废物少,占用的面积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染废水的处理装置,其包括废水输送系统和气体输送系统,所述废水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槽、循环泵以及高压微雾系统;所述气体输送系统包括吸风塔和蒸汽加热器,所述蒸汽加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吸风塔相连接,所述蒸汽加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微雾系统相连接;所述高压微雾系统上设有排气装置。
进一步,所述高压微雾系统的底部设有排液管道,所述排液管道的末端与所述集水槽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废水输送系统还包括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出水端与所述集水槽的入水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废水输送系统还包括废水贮存槽,所述废水贮存槽的出水端与所述输送泵的入水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循环泵与所述高压微雾系统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废水过滤器。
进一步,所述蒸汽加热器与所述高压微雾系统的连接管道上设有进风过滤器。
进一步,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道和烟囱,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高压微雾系统相连接,另一端与烟囱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排风机。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放射性污染废水的处理装置,通过设有废水输送系统和气体输送系统,能够将污染废水进行汽化蒸发,排放到大气中;克服了加热空气挂布大气载带方案的弊端,使污染废水进入大气这样一个无限大的受体,保证污染废水不累积,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工厂连续顺利运行和周边环境安全;高效、可控;结构紧凑,二次放射性废物少,占用的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放射性污染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吸风塔 2-蒸汽加热器 3-进风过滤器 4-排风机
5-高压微雾系统 6-集水槽 7-循环泵 8-废水过滤器
9-废水贮存槽 10-输送泵 11-烟囱 12-排气管道
13-排液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放射性污染废水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废水循环输送系统和气体输送系统。
废水循环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贮存槽9、输送泵10、集水槽6、循环泵7以及高压微雾系统5。其中,废水贮存槽9的入水端与废水出水管道相连接。
气体输送系统包括吸风塔1和蒸汽加热器2,蒸汽加热器2的一端与吸风塔1相连接,另一端与高压微雾系统5相连接;高压微雾系统5上设有排气管道12,排气管道12的末端连接烟囱11。为了保证排气的效果达到理想的,排气管道12上设有排风机4。
其中,高压微雾系统5的底部设有排液管道13,排液管道13与集水槽6相连接。从而在高压微雾系统5中未被热空气吸收的污染废水,经排液管道13收集到集水槽6中,然后再次经循环泵7进入高压喷雾系统5进行喷雾吸收。
蒸汽加热器2与高压微雾系统5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进风过滤器3,为了将经过加热的空气进行过滤。
循环泵7与高压微雾系统5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废水过滤器8,为了过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
废水输送系统中可并列设置两个循环泵7和两个输送泵10,两个循环泵7和两个输送泵10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4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风压导线
- 下一篇:一种双重防异物的燃料组件下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