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单向组件的灭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64575.0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0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龚恒翔;朱国军;喻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利贞元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2566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向 组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单向组件的灭蝗装置。
背景技术
蝗虫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害虫,它对性外激素比较敏感,且蝗虫主要靠性外激素吸引异性交配。为了灭蝗每年全国安排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但灭蝗效果不佳。由于蝗虫能飞,因此采用现有的灭蝗方式往往会导致蝗虫满天飞,但真正杀死的蝗虫却很少,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灭蝗效果好、成本低的带单向组件的灭蝗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单向组件的灭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蝗箱(1)和蝗虫收集件(6),其中灭蝗箱(1)的左部设有一层阻拦网(2),该阻拦网的四周与灭蝗箱(1)内壁固定,该阻拦网(2)网眼的孔径为1-3mm;所述阻拦网(2)左侧竖直设有一组固定套(3),这些固定套固定在所述灭蝗箱(1)的下箱壁内表面上,每根固定套(3)上插有一根毛刷(4),每根毛刷(4)上沾有性外激素,且灭蝗箱(1)的左箱口由密封板(5)封闭;所述阻拦网(2)右旁的灭蝗箱(1)下箱壁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1a),该蝗虫出口的下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一个所述蝗虫收集件(6),这个蝗虫收集件位于灭蝗箱(1)下方;
所述灭蝗箱(1)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单向组件,且最左边的单向组件从右边靠近所述蝗虫收集件(6),且每个单向组件由水平梁(7)和单向片(8)构成,其中:所述水平梁(7)上下并排设置,这些水平梁的两侧分别与灭蝗箱(1)前、后箱壁的内表面固定,且最上面、下面的一根水平梁(7)分别与灭蝗箱(1)对应的箱壁贴合;相邻两根水平梁(7)之间设有两片所述单向片(8),该单向片的两侧与灭蝗箱(1)前、后箱壁的内表面接触,这两片单向片的右端分别与两根水平梁(7)的相对端固定,而两片单向片(8)的左端悬空,且两片单向片(8)构成一个“V”字形。
在上述结构中,毛刷(4)上沾有性外激素,这样就能吸引对性外激素很敏感的蝗虫,蝗虫从单向组件处进入灭蝗箱(1)内;由于单向组件的数目为至少两个,这样就能缩小蝗虫在灭蝗箱(1)内的活动空间,且多个单向组件能很有效地防止蝗虫从灭蝗箱(1)的右箱口退出,从而保证蝗虫只能向左移动,并飞向阻拦网(2),最后从灭蝗箱(1)的蝗虫出口(1a)处落入蝗虫收集件(6)中,这样就将蝗虫收集起来,以便后续通过水淹、火烧或喷洒灭蝗药剂等方式将蝗虫全部杀死,灭蝗方便、高效,整个灭蝗过程基本不用人工干预,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通过这个装置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社会价值,因为本装置不需要耗电所以使用范围和区域很广泛。
在本案中,所述单向组件的数目为四个,这四个单向组件之间的间距由右往左依次减小,这样就能一步步压缩蝗虫在灭蝗箱(1)内的活动空间,从而使蝗虫尽早进入蝗虫收集件(6)中,从而提高灭蝗效率。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单向组件具有6-12根水平梁(7),且所述单向片(8)为塑料片,采用塑料片是为了让蝗虫更容易地从右往左穿过单向片(8)。
为了便于安装固定,所述灭蝗箱(1)通过安装架(9)支撑在地面上。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毛刷沾的性外激素来吸引蝗虫,蝗虫从单向组件进入灭蝗箱内,单向组件不仅能保证蝗虫只能向左移动,还能逐步缩小蝗虫在灭蝗箱内的活动空间,进而被阻拦网拦住,最后通过蝗虫收集件将蝗虫收集起来,以便后续通过水淹、火烧或喷洒灭蝗药剂等方式将蝗虫全部杀死,灭蝗方便、高效,灭蝗成本低廉,整个灭蝗过程基本不用人工干预,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通过这个装置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单向组件的灭蝗装置,主要由灭蝗箱、阻拦网2、固定套3、毛刷4、密封板5、蝗虫收集件6和单向组件构成。其中,灭蝗箱1为透明的矩形箱体,该灭蝗箱1的左、右箱口敞口,且灭蝗箱1的左箱口由密封板4封闭。灭蝗箱1水平设置,并通过安装架9支撑在地面上。灭蝗箱1的左部设有一层阻拦网2,该阻拦网2的四周与灭蝗箱1内壁固定。并且,阻拦网2网眼的孔径为1-3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1.2、1.4、1.8、2、2.3、2.5、2.8mm,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止蝗虫穿过阻拦网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利贞元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利贞元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4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省电和自动清除害虫尸体功能的杀虫灯
- 下一篇:一种蝗虫专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