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复合发泡水泥板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65672.1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6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朱万旭;马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02;C04B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复合 发泡 水泥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复合发泡水泥板。
背景技术
复合发泡水泥板是一种经发泡、养护、切割等工艺制成的闭孔轻质无机发泡保温板,可用于房屋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工程,替代原先普遍使用的聚苯板或挤塑板为代表的有机可燃性保温材料。
现有的复合发泡水泥板的缺陷有以下几点:大部分产品用硫铝酸盐水泥为主材,抗拉强度、抗压强度低,遇水粉化严重,脆性大,外墙保温施工时易开裂,发泡板的内部孔泡较大且孔径不一,保温性能难以达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复合发泡水泥板;为此,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温复合发泡水泥板,所述水泥板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硅酸盐水泥140-160份、粉煤灰20-30份、石膏3-5份、聚乙烯纤维0.2-0.4份、pp纤维0.1-0.3份、偏硅酸钠0.4-0.6份、硬脂酸钠0.2-0.4份、硫酸铝2-3份、氯化钙0.4-0.6份、发泡剂1-1.5份、稳泡剂0.3-0.5份、憎水剂3-6份、水130-150份。
优选地,所述憎水剂为有机硅憎水剂。
优选地,所述发泡剂为浓度为35%的H2O2发泡剂。
优选地,所述稳泡剂为十二烷基甜菜碱。
优选地,所述pp纤维为5-6mm的pp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保温复合发泡水泥板的制备方法,是按上述各组分的重量比备料,在粉料搅拌机中先加入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石膏、聚乙烯纤维、pp纤维、偏硅酸钠、硬脂酸钠和水充分搅拌制浆,再加入硫酸铝、氯化钙、发泡剂、稳泡剂和憎水剂充分搅拌混合,注入模具,不加以任何压力,静停发泡,在常温下,24小时后,脱模,再自然养护30小时,即可。
本发明的保温复合发泡水泥板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高,外墙保温施工时不易开裂,发泡板内部孔径大小一致,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和抗燃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保温复合发泡水泥板的配方如下:
硅酸盐水泥150kg、粉煤灰25kg、石膏4kg、聚乙烯纤维0.3kg、pp纤维0.2kg、偏硅酸钠0.5kg、硬脂酸钠0.3kg、硫酸铝2.5kg、氯化钙0.5kg、发泡剂1.2kg、稳泡剂0.4kg、憎水剂5kg、水140kg。
本发明的保温复合发泡水泥板的制备方法为:
按上述各组分的重量比备料,在粉料搅拌机中先加入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石膏、聚乙烯纤维、pp纤维、偏硅酸钠、硬脂酸钠和水充分搅拌制浆,再加入硫酸铝、氯化钙、发泡剂、稳泡剂和憎水剂充分搅拌混合,注入模具,不加以任何压力,静停发泡,在常温下,24小时后,脱模,再自然养护30小时,即可。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保温复合发泡水泥板的配方如下:
硅酸盐水泥140kg、粉煤灰20kg、石膏3kg、聚乙烯纤维0.4kg、pp纤维0.3kg、偏硅酸钠0.4kg、硬脂酸钠0.4kg、硫酸铝2kg、氯化钙0.4kg、发泡剂1.5kg、稳泡剂0.5kg、憎水剂6kg、水130kg。
本实施例的保温复合发泡水泥板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保温复合发泡水泥板的配方如下:
硅酸盐水泥160kg、粉煤灰30kg、石膏5kg、聚乙烯纤维0.2kg、pp纤维0.1kg、偏硅酸钠0.6kg、硬脂酸钠0.2kg、硫酸铝3kg、氯化钙0.6kg、发泡剂1kg、稳泡剂0.3kg、憎水剂3kg、水150kg。
本实施例的保温复合发泡水泥板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5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