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辊式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66655.X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2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F16H13/08 | 分类号: | F16H13/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变速器 | ||
一种行星辊式变速器,在行星辊式变速器中,行星轮架的多个轴部设置成:当行星轮架在与输出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时,伴随着该行星轮架而移动的至少1个轴部的外周不是与对应的行星辊的输入轴侧的内周接触而是与固定轮侧的内周接触。
本申请将2013年12月12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2013-257098号的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援引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星辊式变速器。
背景技术
如日本特开2003-161351号公报所示,一直以来,在行星辊式变速器(牵引驱动)中,已知有利用插通圆筒状的各行星辊的内周并从行星轮架突出的销将该行星辊以游嵌状态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类型的结构。在销的外周外嵌固定有圆筒状的套筒。由于行星辊游嵌,因此在行星辊的内周与套筒的外周之间设有间隙。
例如,行星辊式变速器在图像形成装置等装置内有时以横向的状态(输入轴及输出轴沿着水平方向的状态)搭载。在这样的搭载状态下,行星轮架因其自重,有时会从所期望位置下降。其结果是,有时会产生行星轮架的旋转中心与由行星轮架的各销以游嵌状态支承的行星辊的公转中心不一致的状态,即,行星轮架相对于行星辊的公转中心产生偏心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当因行星轮架的偏心而套筒的外周面与行星辊的输入轴侧的内周发生接触时,可能会促进销的公转。由于伴随着行星轮架的偏心的行星辊与销的相对位置变化,在输出轴的旋转状态下,行星轮架的旋转会产生前进延迟。套筒的外周面在输入轴侧与行星辊的内周发生接触时,行星轮架的旋转的前进延迟变得显著,在行星辊式变速器可能会产生大的旋转不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行星辊式变速器,其即使在行星轮架相对于行星辊的公转中心产生了偏心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偏心引起的旋转不均抑制得较低,由此旋转精度高。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行星辊式变速器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固定轮,在所述输入轴的周围配置成与该输入轴为同心状;多个圆筒状的行星辊,与所述输入轴及所述固定轮这双方进行滚动接触;输出轴;行星轮架,具有多个轴部,该多个轴部与所述多个行星辊以1对1对应的方式设置且插通对应的所述行星辊的内部而将该行星辊以游嵌状态支承为能够旋转,且该行星轮架在所述输出轴上固定成能够伴随着该输出轴而旋转,所述行星轮架的所述多个轴部设置成:当所述行星轮架在与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时,伴随着该行星轮架而移动的至少1个轴部的外周不是与对应的所述行星辊的所述输入轴侧的内周接触而是与所述固定轮侧的内周接触。
附图说明
前述及进一步的发明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下面的参照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而更为明确,其中,
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行星辊式变速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从图1的剖面线II-II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行星辊式变速器中行星轮架发生偏心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行星辊式变速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行星辊式变速器中行星轮架发生偏心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另一方式的行星辊式变速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另一方式的行星辊式变速器中行星轮架发生偏心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66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动结构及具有传动结构的松耕机粉垄机构
- 下一篇:一种销移动式变速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