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封存易氧化材料的石英玻璃管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7131.2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6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华;罗永城;罗永山;罗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国华;罗永城 |
主分类号: | C03B23/207 | 分类号: | C03B23/207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封存 氧化 材料 石英 玻璃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管,尤其涉及了一种在进行抽真空封口后可以长期封存易氧化材料的石英玻璃管。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材料实验室中,当需要进行封存易氧化材料,或是进行高温熔样等均是采用石英玻璃管盛装材料样品。目前市场上所卖的耐高温石英玻璃管(就是我们通常用来抽真空封样的类型)价格在五十到一百元每公斤之间。然而管径比较大的石英玻璃管,在真空状态下封管时,封口处在高温状态下易被内外压强差所产生的压力挤破;解决此问题的一般的方法是在生产大口径石英管时把管壁加厚,但这会增加石英管的重量,提高了购买成本,或者采用更高温度的氢氧焰对石英玻璃管煅烧,但是使用氢氧焰的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在一般实验室是禁止使用氢氧焰的。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成本低、简单实用、能保证抽真空质量,可以长期封存易氧化材料的石英玻璃管。
本技术解决了在实验或生产中需要用到大管径石英管时,不用壁厚的管子也能成功在抽真空状态下封管的问题且保证了抽真空质量;解决了使用氢氧焰所面临的危险,采用常规氧炔焰即可封装降低了购买石英管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本低、不用壁厚的管子也能成功在抽真空状态下封管的问题且保证了抽真空质量、采用常规氧炔焰即可封装的用于封存易氧化材料的石英玻璃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封存易氧化材料的石英玻璃管,包括主玻璃管,其特征在于:在主玻璃管的管口设有一小玻璃管,主玻璃管和小玻璃管在封口处煅烧粘合连接。
所述的主玻璃管和小玻璃管在封口处煅烧粘合连接的长度L1为3~5cm。
所述的主玻璃管的管口端有1~2cm的主玻璃管未与小玻璃管煅烧粘合。
所述的小玻璃管的一端延伸入主玻璃管的封口处的长度L2为2~4cm。
所述的小玻璃管的另一端延伸出主玻璃管管口的长度L3为6~10cm。留出这长度,可以便于插入橡胶管中进行抽真空。
所述的主玻璃管的另一端直接煅烧封管,或是同样套进小玻璃管后煅烧粘合连接封管。在主玻璃管的另一端也设置小玻璃管时,可以有效减少放入样品时对主玻璃管管底的冲击,避免主玻璃管的破裂。
本发明的应用到实验室中的工艺流程为:
1.先把口径大的主玻璃管截成所需长度,其中一端先用高温乙炔焰煅烧封口;
2.装入需要进行真空保护的样品;
3.把还没有封口的另一端的一段玻璃管在乙炔焰煅烧的状态下拉细,使其口径变小;
4.往小口径的一端放入预先准备好的小玻璃管(保留一部分在外面);
5.用乙炔焰对主玻璃管的小口径一段进行煅烧,并用专门的镊子进行拉管,使主玻璃管和小玻璃管粘接在一起;
6.为保证粘合处不漏气,可以把粘合处拉的更细小;
7.把小玻璃管的另外一端插入橡胶管里,用机械泵抽真空;
8.抽好真空后用乙炔焰煅烧粘合处进行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
1.选材方便,成本低。无需使用较高成本的加厚石英玻璃即可解决在真空状态下封管时,封口处在高温状态下易被内外压强差所产生的压力挤破这一问题。
2.简单实用,安全可靠,抽真空质量好,可以长期封存易氧化样品,在煅烧时采用常规氧炔焰即可封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未封管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未封管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封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主玻璃管1,封口处2,小玻璃管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所示,一根用于封存易氧化材料的石英玻璃管,包括主玻璃管1,在主玻璃管1的管口设有一小玻璃管3,主玻璃管1和小玻璃管3在封口处2煅烧粘合连接;主玻璃管1和小玻璃管3在封口处2煅烧粘合连接的长度L1为3cm;主玻璃管1的管口端有1cm的主玻璃管1未与小玻璃管3煅烧粘合;小玻璃管3的一端延伸入主玻璃管1的封口处2的长度L2为2cm;小玻璃管3的另一端延伸出主玻璃管1管口的长度L3为6cm;在主玻璃管1的另一端直接煅烧封管。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国华;罗永城;,未经徐国华;罗永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71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快速分开的部件
- 下一篇:富营养化平原河网整体生态修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