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熔体管道添加混合改性的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7301.7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2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运;马敬红;刘会超;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13/00 | 分类号: | D01D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管道 添加 混合 改性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纺织用改性纤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酯熔体管道添加混合改性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涤纶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服装面料原料,其织物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在面料生产领域应用最广泛。现有技术中的生产装置如图1所示,只是在主管道3上连接上一组改性剂干燥器4和干燥器1。仅仅是在近年来,随着家纺用品的需求发展,用量迅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涤纶化纤最大的生产和需求国家,但是产品的功能性、差别化生产能力非常低,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产业政策对环保的提出新的要求,印染行业受到极大限制,迫切需要在化纤生产过程中进行色母粒添加,实现原液着色,减少印染工序。但是近年来随着熔体直纺技术的快速发展,单线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而功能性、差别化产品因其种类多、批量小的市场需求特点进一步制约着其发展,只能在切片纺装置进行生产,一种聚酯熔体管道添加混合改性的生产装置,不仅解决了原切片纺螺杆添加混合料温度难以一致,易混合环节堵料和混合不均等问题,而且可以通过熔体管道的位置,灵活设计改性产能,无需整线改产,有利于突破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生产发展的瓶颈,减缓纺织印染压力,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酯熔体管道添加混合改性的生产装置,突破了添加剂的制约,可以是粉体也可以是母粒,并对添加剂的密度、熔点等特性无要求,同时可以灵活实现不同纺位产能的改性生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酯熔体管道添加混合改性的生产装置,包括主管道和纺丝管道,所述主管道一端连接增压泵、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二动态混合器、第二静态混合器和纺丝管道,所述主管道侧壁上连接两根管道,所述两根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添加主装置,所述两根管道中一根设有注入泵为出料管、另一根为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一端与主管道靠近增压泵的侧壁连接、另一端连接添加主装置,所述出料管一端连接添加主装置、另一端与主管道靠近第二动态混合器的侧壁连接,所述添加主装置上通过若干改性剂管道连接若干改性剂干燥器,所述纺丝管道连接纺丝设备。
所述改性剂管道上设有计量注入器。
所述管道和主管道之间设有三通阀门。
所述注入泵与管道之间通过接驳件连接。
所述改性剂干燥器内填充改性剂。
所述改性剂是粉体或母粒状。
所述聚酯熔体内添加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所述聚酯熔体内添加0.15-5.0%的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所述在添加主装置包括熔体混合器、动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
所述接驳部件是口径逐渐缩小的喇叭口结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现有纺丝生产装置增压泵后面的熔体输送管道旁边安装带有熔体在线添加装置的旁路系统,把主管道聚酯熔体一部分熔体导入旁路与经计量的改性剂或改性母粒混合加热熔融并混合均匀后,利用熔体在线添加装置在增压泵后面的熔体输送管道上或切片纺过滤器后面,把含有改性剂的混合均匀的熔体注入熔体主管道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2所示,一种聚酯熔体管道添加混合改性的生产装置,包括主管道3和纺丝管道7,所述主管道3一端连接增压泵11、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二动态混合器12、第二静态混合器13和纺丝管道7,所述主管道3侧壁上连接两根管道2,所述两根管道2的另一端连接添加主装置9,所述两根管道2中一根设有注入泵14为出料管、另一根为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一端与主管道3靠近增压泵11的侧壁连接、另一端连接添加主装置9,所述出料管一端连接添加主装置9、另一端与主管道3靠近第二动态混合器12的侧壁连接,所述添加主装置9上通过若干改性剂管道5连接若干改性剂干燥器4,所述纺丝管道7连接纺丝设备8。
所述改性剂管道5上设有计量注入器6。
所述管道2和主管道3之间设有三通阀门10。
所述注入泵14与管道2之间通过接驳件15连接。
所述改性剂干燥器4内填充改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7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