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集装箱或车辆检查系统的对准系统和对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7544.0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4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荐民;李玉兰;李元景;于昊;宗春光;顾菁宇;喻卫丰;宋全伟;王伟珍;孙尚民;刘以农;李君利;唐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2 | 分类号: | G01N23/02;G01V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敬莲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集装箱 车辆 检查 系统 对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X/Gamma射线安全检查领域,特别是用于以集装箱/车辆为被检物件的X/Gamma射线检查系统及其对准系统和对准方法。
背景技术
“三点一线”是加速器靶点、探测器笔端中心线、准直器中心线共面的总称,调整“三点一线”的目的就是要求加速器靶点、探测器笔端中心线、准直器中心线(有时还包括校准装置的中心线等)都居于一个基准面内,如图1。
现有的测量方法是使用激光经纬仪手动测量加速器靶点、准直器中心线和探测器笔端中心线的对准情况。经纬仪十字线的竖线与探测器竖臂上、下端探测器中心线重合,并使经纬仪十字线的竖线尽量对正靶点中心。该种方法通过人眼进行判断,不够客观准确,与仪器的放置、调试,以及测量人的视觉感官有很大关系。
并且,现在许多可移动的检查系统使用探测器臂支架,这些可移动的检查系统在到达新的检查地点后需要迅速展开支架以便开展工作。然而,探测器臂支架作为机械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使得射线源、准直器与探测器位于一个平面内。因此,需要一种既准确实现对准又能够快速可靠地完成对准的对准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检查系统的射线束与探测器模块的快速对准。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的对准系统,包括测量模块,测量模块是多个传感器构成的传感器阵列,每个传 感器配置成测量射线强度;测量模块中的一列传感器布置在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的探测器模块的纵向中心线上,当测量模块的布置在探测器模块的纵向中心线上的所述一列传感器测量的射线强度值是射线强度值曲线的最大值时,确定射线对准探测器模块。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的对准系统,包括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是多个传感器构成的一个传感器排,每个传感器配置成测量射线强度;所述测量模块中的一个传感器布置在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的探测器模块的纵向中心线上,当测量模块的布置在探测器模块的纵向中心线上的所述一个传感器测量的射线强度值是射线强度值曲线的最大值时,确定射线对准探测器模块。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车辆的检查系统,包括射线源、准直器、探测器臂以及安装在探测器臂上的探测器模块,射线源、准直器以及探测器模块布置成形成检查通道,射线源发射的射线经过准直器入射到被检查物体由探测器模块收集以完成检查,还包括上述的对准系统。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车辆的检查系统的对准方法,在位于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的探测器臂上的探测器模块的纵向中心线上设置上述的对准系统,将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的射线源、准直器以及探测器模块布置成检查通道,射线源发射射线经过准直器被所述对准系统的测量模块和探测器模块接收;通过测量模块上各传感器反馈的射线强度最大值确定射线主束的位置;计算所述射线主束射到探测器模块上的位置与探测器模块的纵向中心线位置的偏差;调整射线源、准直器或探测器模块的位置,使射线主束射到探测器模块上的位置与探测器模块的纵向中心线重合。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射线源、准直器以及探测器模块在探测器臂上分布的探测器期望所处的平面;
图2是射线源、准直器以及探测器模块在探测器臂上分布的探测器 另一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模块,其横向布置在探测器模块上;
图3b是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模块,其横向布置在探测器模块上;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模块的具体尺寸;
图5是准直器对准探测器模块中线位置时测量模块测量的射线强度分布;
图6和7是准直器偏离探测器模块中线位置时测量模块测量的射线强度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详细参考,其范例在附图中说明,图中相同的数字全部代表相同的元件。为解释本发明下述实施例将参考附图被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7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