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城中慢生根瘤菌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7929.7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2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陆俊锟;朱亚杰;康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5F11/08;C12R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城 生根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城中慢生根瘤菌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生物固氮是指一些细菌等可以将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转换成植物能够直接吸收利用的氨态氮的过程。大气中78%的氮气,只有通过生物固氮才能够得到利用。氮是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元素之一,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过去曾大力发展化工产业,生产化肥以改善土壤肥力,促使植物的快速生长。但是,化肥的大量使用能源消耗、水土污染,甚至破坏了生态平衡。世界上的人口、资源、环境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问题,被称为“绿色革命”的生物固氮日益受到重视,尤其在林业上的应用。由于林业具有生产周期长,立地条件复杂等特点,使林业的施肥并不像农业那样的方便、有效。因此,生物固氮成为林木所需氮素的重要来源。
一些发达国家的林业生产中,非常重视固氮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于物价的上涨、保护环境意识的提高,生物制剂因为物美价廉、对环境无污染而广受青睐。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研究和开发微生物肥料及制品作为一项长远的计划。
相思树种(Acacia)是我国引种的重要速生树种,它不仅速生而且适应性广,耐干旱,耐贫瘠,速生丰产,能产生根瘤,有固氮作用,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性能,从其引进试种到目前的规模化种植,已在林业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选择合适的根瘤菌制作菌肥是提高林业生产、创造经济价值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可实现经济效益及生态效能的双赢,并能带动林业技术进步。
菌种是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的基础。目前限制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的瓶颈是优良菌株的选育问题。林业生产迫切需求固氮能力强、抗逆性强的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固氮结瘤并能与黑木相思、银合欢、南洋楹和网脉相思共生结瘤的新菌种—增城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zengchengense)RITF1218,该菌于2014年10月1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492。
本发明是从黑木相思根瘤中分离筛选出的增城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zengchengense)RITF1218,该类菌株能与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网脉相思(Acacia aneura)、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等共生结瘤,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因此在固氮微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Mesorhizobium zengchengense RITF1218于2014年10月1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492。
附图说明:
图1是增城中慢生根瘤菌的16S rRNA与参比菌株的系统发育树
图2、图3和图4是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别是以增城中慢生根瘤菌和中慢生根瘤菌属内较相近种群的持家基因recA、atpD和glnII的序列构建的。
图5是增城中慢生根瘤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YMA培养基:甘露醇10.0g,谷氨酸钠0.5g,K2HPO40.5g,MgSO4·7H2O 0.2g,NaCl0.01g,酵母粉0.5g,琼脂粉17g,蒸馏水1000mL,pH 7.0。灭菌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7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