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Y7机翼大梁型材的热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8628.6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5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敖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y7 机翼 大梁 热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Y7机翼大梁型材的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Y7航空系列型材是锻造厂重要的军工型材,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该系列航空材料需求量较大。由于工艺、装备及质量控制体系等因素的变化,产品质量稳定性与需求间存在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在生产中存在组织性能波动、工艺规范在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方面尚显不足。
Y7机翼大梁型材包括XC6474型、XC6475型、XC6478型与XC6479型。Y7机翼大梁型材中的XC6474型与XC6475型为丁字异型航空型材,其最大壁厚为可达95mm,截面积最大为256cm2,为同类形状型材中最大的型材,其对三向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而XC6478型与XC6479型为十字异型航空型材,最大壁厚分别为77mm、95mm,截面积最大为257m2,为同类形状型材中最大的型材。按技术要求,力学性能仅从头端取样,而由于Y7机翼大梁系列型材力学性能要求高,富余量相对较小,就存在这样可能:当头端性能合格时,而尾端的实际性能不一定是合格的,特别是三向性能有要求的型材,其头端横向、高向富余量已非常小,其尾端性能很难完全合格,因此,设计一种热处理方法以满足Y7机翼大梁系列型材的性能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Y7机翼大梁型材的热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热处理方法能够实现Y7机翼大梁型材三向力学性能稳定且较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Y7机翼大梁型材的热处理方法,包括:
将Y7机翼大梁型材进行淬火处理,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490℃~510℃,淬火处理的保温时间为300min~350min。
优选的于,所述Y7机翼大梁型材的最大壁厚为69mm。
优选的,所述Y7机翼大梁型材淬火处理的温度为495℃,淬火处理的保温时间为300~350min。
优选的,所述Y7机翼大梁型材的最大壁厚为80mm。
优选的,所述Y7机翼大梁型材淬火处理的温度为495℃,淬火处理的保温时间为320min~350min。
优选的,所述Y7机翼大梁型材的最大壁厚为77mm。
优选的,所述Y7机翼大梁型材淬火处理的温度为495℃,淬火处理的保温时间为320min~350min。
优选的,所述Y7机翼大梁型材的最大壁厚为95mm。
优选的,所述Y7机翼大梁型材淬火处理的温度为495℃,淬火处理的保温时间为320min~350min。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Y7机翼大梁型材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将Y7机翼大梁型材进行淬火处理,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490℃~510℃,淬火处理的保温时间为300min~350min。由于Y7机翼大梁型材是一种异型航空型材,本申请通过优化热处理方法的淬火温度与淬火时间,使Y7机翼大梁型材的三向力学性能稳定,且强度与韧性都较好。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XC6475机翼大梁型材截面图;
图 2为本发明XC6478机翼大梁型材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Y7机翼大梁型材的热处理方法,包括:
将Y7机翼大梁型材进行淬火处理,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490℃~510℃,淬火处理的保温时间为300min~350min。
本申请提供了Y7机翼大梁型材的热处理方法,该热处理方法通过优化热处理过程中的淬火温度与保温时间,使Y7机翼大梁型材的三向力学性能稳定且较高。
由于Y7机翼大梁型材的制品丁字异型航空型材,最大壁厚的尺寸较大,截面积也较大。随着Y7机翼大梁型材尺寸的增加,金属的升温速度明显要慢,因此要使金属得到充分固溶,应当调节Y7机翼大梁型材的热处理温度与热处理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86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