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宽温度窗口高硫条件下的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68763.0 申请日: 2014-12-11
公开(公告)号: CN104525216A 公开(公告)日: 2015-04-22
发明(设计)人: 李俊华;彭悦;李柯志;刘欣;郝吉明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3/889 分类号: B01J23/889;B01D53/86;B01D53/56
代理公司: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代理人: 贾玉健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温度 窗口 条件下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环境保护中的氮氧化物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宽温度窗口高硫条件下的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破坏,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等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发生,与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烃类和氮氧化物密切相关。我国大型电站绝大部分是常规的燃煤电站,而NOx是燃煤电厂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据《中国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技术方案研究报告》统计,2009年火电厂排放的NOx总量已增至860万吨,比2003年的597.3万吨增加了43.9%,约占全国NOx排放量的35%~40%;到2020年,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将达到1234万吨以上。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脱除燃煤烟气中氮氧化物效率最高、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该技术在国外已经实现工业化运行,国内在催化剂制备、脱硝机理、烟气中其他组分对脱硝的影响等方面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十二五”期间,国内达到一定规模的电厂都将使用V2O5-WO3/TiO2作为脱硝催化剂。虽然这种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活性和抗SO2中毒性能,但是温度窗口窄(300-400℃)以及高的SO2氧化能力限制了在特定条件下的使用。

对于工业锅炉,如果没有在满负荷下运转,排气温度就会低于280℃,而在这个温度下,传统SCR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只有60-70%左右。另外,考虑到我国煤炭资源的实际情况,那么高硫煤在其中占很大的比例。含硫量大于1%的高硫煤主要分布在西南大部分地区。高硫煤其典型特征即燃烧后会产生大量SO2,且浓度相对较高,这会使得下游SCR催化剂发生中毒。对于含钒的催化剂,由于其本征催化特性,还会产生较高浓度的SO3。SO3为酸性气体,会与烟气中的水蒸气以及催化反应气中富余的NH3中和成盐,如硫酸铵或硫酸氢铵,从而引起管道的沉积致堵塞或盐腐蚀问题。因此如何降低SO2氧化率对于我国烟气脱硝行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宽温度窗口高硫条件下的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可以广泛应用于高硫的燃煤电厂以及工业锅炉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宽温度窗口高硫条件下的脱硝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由分别占脱硝催化剂总重量百分比的如下组分组成:1wt%的五氧化二钒,6wt%的三氧化钨,5wt%的氧化锰、氧化铈、不含硫氧化铁或含硫氧化铁中的一种,其余为二氧化钛。

上述所述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偏钒酸铵和仲钨酸铵按1:7.9的质量比加入到由去离子水和草酸按质量比为10:1配制形成的草酸溶液中,其中偏钒酸铵和草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40~100),80℃下搅拌直至偏钒酸铵和仲钨酸铵溶解于草酸溶液中,成为溶液1;

步骤2:将重量百分比为1wt%的乙酸锰、硝酸铈、硝酸铁或硫酸溶液加入到钛白粉悬浊液中浸渍搅拌1小时,成为溶液2,其中乙酸锰、硝酸铈、硝酸铁或硫酸铁与钛白粉的质量比为1:99;

步骤3:将步骤1制备的溶液1倒入相同体积步骤2制备的溶液2中浸渍搅拌1小时后加热至100-120℃,继续搅拌至糊状,烘干成为块体,其中偏钒酸铵和仲钨酸铵与溶液2中的固体物质即乙酸锰、硝酸铈、硝酸铁或硫酸铁的质量比为1:7.9:91.1;

步骤4:将烘干的块体捣碎,在550℃空气中煅烧5小时后即脱硝得到催化剂。

上述所述的脱硝催化剂用于烟气环境的操作条件为:温度260-420℃、常压、反应空速60000h-1,烟气浓度为500ppm NH3、500ppm NO、3%O2、10%H2O、1000ppm SO2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催化剂生产工艺可以适应现阶段催化剂厂家生产。该技术对原有的工艺进行了改进,并且可以使用现有制备方法大规模生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8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