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成用于气液分离的气化空间的板式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68830.9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7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玹;朴炳植;朴天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能量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杨生平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用于 分离 气化 空间 板式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板式热交换器,该板式热交换器不另设额外的气液分离器,并能够在热交换器的内部进行气液分离。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对相互不同的流体进行热交换,从而改变流体的温度及相的一种装置,发展至今,在发电以及冷暖房等的各种技术领域被普遍使用。
尤其,由于其中的板式热交换器方式的热交换效率高,并可减少热交换器的体积和重量,因此其相关技术的开发正在积极进行。
这种热交换器所适用的各种循环系统中,如为发电系统等的要改变流体相的系统时,包括主要将液体状态的热介质转化成气体状态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热交换器里未被气化的液相的热介质可能会向热交换器的后端流入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热交换器所适用的各种循环系统中,如果是改变流体的相的系统时,常包括有气液分离器。
这种循环系统的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即由于包括额外的气液分离器而增加了该系统的制造所消耗的时间及费用,并且增加了系统的压力损失。
并且,由于进一步包括额外的气液分离器,因此还存在循环系统的过程和系统自身的规模变大,并且需要更大的用于安装系统的空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而提出的,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式热交换器,该板式热交换器不另设气液分离器,并能够在热交换器的内部进行气液分离。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以下的记载中清楚地理解未被提及的或其它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可包括:外壳,其包括沿前后方向按一定的间隔重叠排列而反复地形成第一热介质流动的第一流路和第二热介质流动的第二流路形成的多个板片,且在所述板片的上部形成气化空间,并且在第二流路形成有将所述第二热介质向所述气化空间排出的排放孔;第一供给线,其形成为贯通所述多个板片的形状,以使将所述第一热介质仅供给至第一流路;第一流出线,其形成为贯通所述多个板片的形状,以便对在所述第一流路完成热交换的所述第一热介质进行回收;第二供给线,其形成为贯通所述多个板片的形状,以使将所述第二热介质仅供给至第二流路;第二流出线,其连接于所述外壳,用于排出所述气化空间所收容的所述第二热介质。
其中,所述外壳可包括阻隔部,其可防止在所述气化空间未被气化的所述第二热介质的流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可包括:多个板片,其沿前后方向按一定的间隔重叠排列而反复地形成第一热介质流动的第一流路和第二热介质流动的第二流路,并在所述第二流路形成上部一侧为开放形状的排放口,以便使所述第二热介质气化后排出;第一供给线,其形成为贯通所述多个板片的形状,以使将所述第一热介质仅供给至第一流路;第一流出线,其形成为贯通所述多个板片的形状,以便对在所述第一流路完成热交换的所述第一热介质进行回收;第二供给线,其形成为贯通所述多个板片的形状,以使将所述第二热介质仅供给至第二流路;外壳,其与所述多个板片相结合,以形成收容通过所述排放口排出的所述第二热介质的气化空间;第二流出线,其连接于所述外壳,且排出所述气化空间所收容的所述第二热介质。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第一,其具有不另设额外的气液分离器,并能够在热交换器内部进行气液分离的效果。
第二,其具有热交换器和整个循环系统可实现小型化的效果。
第三,其具有通过减少板式热交换器的没有必要的面积而节减材料费用的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并不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清楚地理解未被提及的其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的第一实施例的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附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时,为了使本发明的主旨更明确,将省略对已公知的功能或者构成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能量技术研究院,未经韩国能量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8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量传输装置
- 下一篇:LED智能灯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