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发酵生产中玉米浆自动供应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9581.5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1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沈联兵;张国宪;姚明高;谭兴龙;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2;C12M1/00;C12P19/5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黎泽洲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发酵 生产 玉米 自动 供应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生产工艺领域,特别是一种微生物发酵生产中玉米浆自动供应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新霉素发酵生产中,玉米浆作为发酵培养基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机氮源类物料使用。随新霉素发酵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在实际生产投料中使用桶装玉米浆的操作方式已极不适应生产的需要:
1、搬运操作不方便,桶装玉米浆每桶240Kg,全部用人力搬运,多耗费人力和繁重的体力。
2、投料操作不方便,从玉米浆桶取样称量,需要2人~3人,且在取样现场玉米浆洒得满地,极影响生产环境。
3、玉米浆储存不方便,且玉米浆使用的质量不均匀。玉米浆桶储存易受自然环境影响,或导致玉米浆有酸败变质现象;玉米浆桶在储存时易沉淀,使用时不易弄均匀,导致配料质量也不均匀,有时沉淀严重,有约30~50Kg的玉米浆固液混合物不易倒出,还需用专用工具进行掏挖;同时桶装玉米浆在供应方灌装时,也不能保证每桶的均匀一致性,而导致每桶间的玉米浆也存在不均匀状况;桶装玉米浆使用的桶在灌装时,桶清洗的质量也存在很大隐患,也导致有玉米浆变质生虫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生产中玉米浆自动供应装置及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玉米浆供料不便的问题,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优选的方案中,还能够解决玉米浆配料过程中,容易酸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生物发酵生产中玉米浆自动供应装置,泵通过进料管路与储罐连接,储罐通过称量管路与称量罐连接,称量罐通过配料管路与配料罐连接;
所述的储罐和称量罐为密封结构,储罐和称量罐上设有进气管,进料管路、称量管路、配料管路和进气管上设有多个阀。
进料管路和称量管路互相连通,在进料管路或称量管路上还设有进气管、进水管和排污管,进气管、进水管和排污管上设有阀。
配料管路上还设有进气管、进水管和排污管,进气管、进水管和排污管上设有阀。
所述的称量罐中,罐体通过多个称重传感器支承在支架上。
罐体与各个管路之间的连接为柔性连接。
在储罐内设有搅拌装置,储罐上还设有降温装置。
一种采用上述的微生物发酵生产中玉米浆自动供应装置进行配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利用泵将玉米浆送入到储罐内;
二、利用储罐的进气管通入压缩空气,将玉米浆送入称量罐内;
三、精确称量后,利用称量罐的进气管通入压缩空气,将玉米浆送入配料罐内;
通过以上步骤实现,微生物发酵生产中玉米浆的自动供应。
每隔4~8小时,启动储罐内的搅拌装置,搅拌10-20分钟。
储罐顶部内还设有自动清洁装置,自动清洁装置与饮用水管路连接,储罐内的玉米浆用完后,开启自动清洁装置对储罐内进行清洗。
玉米浆输送完成后,利用进料管路或称量管路上的进水管对进料管路和称量管路进行清洗;
利用配料管路上的进水管对配料管路进行清洗;利用进料管路或称量管路上的进气管对进料管路和称量管路进行吹干;
利用配料管路上的进气管对配料管路进行吹干;
清洗过程中的污物从排污管排出。
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发酵生产中玉米浆自动供应装置及方法,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实现玉米浆自动精确配料。优选的方案中,在管路上设置的进气管、进水管和排污管,还便于在输送一批玉米浆后,清洗管路,避免残留玉米浆酸败或生虫。清洗的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工段。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采用了自动称量系统,实现精确配料,利用了车间的高压气体送料,节省了能耗,也便于清洁。采用清洁清洗系统,且储存使用操作方便。实施后节约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且操作方便,也提高了配料的质量,设置的储罐也便于玉米浆原料的统一均化。设置的搅拌装置避免玉米浆分层。
2、本项目实施保证了玉米浆液体物料的质量稳定均一,对新霉素发酵生产水平稳定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增加了经济效益。
3、本发明应用后现场环境有根本好转,不存在污染,产生了良好的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9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