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铁冶炼合成渣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9699.8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勇 |
主分类号: | C21C7/076 | 分类号: | C21C7/076;C21C7/064 |
代理公司: | 鞍山大千专利事务所 21110 | 代理人: | 刘文义 |
地址: | 11400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铁 冶炼 合成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钢铁冶炼合成渣精炼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钢铁冶炼合成渣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钢包精炼已成为现代化钢铁生产中的一道工序,在钢包精炼过程中,由于合成渣精炼技术能降低钢中氧、硫及夹杂物的含量,得到广泛应用。在传统的钢包精炼炉生产中,合成渣通常分为混合型、压制成型的和预熔型三种。混合型的是将各种原料按配比混合而成,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极易破碎和粉化,因此使用过程中粉尘大,物料损失多,熔化慢,环境污染严重;压制成型的是采用高压力成型机,压制成球,虽然球体强度高、粒度均匀、成球率高,但存在球团粉化问题,而且设备投资大;预熔型的是将原材料经破碎、制粉、按配比称量、混合后,经过高温熔融后冷却而成,虽然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不存在破碎和粉化,但耗费能源较多、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不易破碎和粉化、使用过程中粉尘小、流动性好、物料损失少、熔化快、效果好、有利环保、耗能少、生产成本低的钢铁冶炼合成渣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钢铁冶炼合成渣及其生产方法内容简述:
本发明钢铁冶炼合成渣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钢铁冶炼合成渣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
CaO61%;Al2O320%;SiO2≤3%;Fe2O3≤1%;MgO≤1%;P≤0.03%;S≤0.01%;CaF2≤2.5%;水分≤10%;
生产方法:
采用原料按重量比:CaO61㎏、Al2O320㎏研磨成粉状,添加:水10㎏、SiO23㎏、Fe2O31㎏、MgO1㎏,制球,粒度50mm;在炉内高温烧制,在1300℃~1500℃的温度下,经3小时烧制而成。
本发明是一种既不易破碎和粉化、使用过程中粉尘小、流动性好、物料损失少、熔化快效果好,有利环保,耗能少,生产成本又低的烧结型钢铁冶炼合成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钢铁冶炼合成渣及其生产方法是这样实现的,下面做具体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既不易破碎和粉化、使用过程中粉尘小、流动性好、物料损失少、熔化快、效果好、有利环保、耗能少、生产成本低的烧结型钢铁冶炼合成渣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钢铁冶炼合成渣及其生产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
CaO61%;Al2O320%;SiO2≤3%;Fe2O3≤1%;MgO≤1%;P≤0.03%;S≤0.01%;CaF2≤2.5%;水分≤10%;
生产方法:
采用原料按重量比:CaO61㎏、Al2O320㎏研磨成粉状,添加:水10㎏、SiO23㎏、Fe2O31㎏、MgO1㎏,制球,粒度50mm;在炉内高温烧制,在1300℃~1500℃的温度下,经3小时烧制而成。本发明经过工业性生产试验,用于LF炉的钢水精炼处理,在LF炉的钢水精炼之前或精炼过程中,向钢中加0.5~1.5kg/T钢的烧结型合成渣。
本发明在LF炉的钢水精炼过程中,向钢中加入2kg/T钢的冶炼合成渣,经检测钢水的脱硫率达68%以上。
在转炉出钢时对钢水进行渣洗,在出钢出钢过程中,向钢中加入2kg/T钢的冶炼合成渣,经检测钢水的脱硫率达72%以上。
采用本发明在钢包精炼过程中,钢水的脱硫率达52%以上;成本比预熔合成渣低31%左右;熔点比机械混合型合成渣低;具有不吸水,不粉化,不变质,易贮存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勇,未经朱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9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