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防松动螺母及其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0067.3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4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管爱春;范巍;江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00 | 分类号: | F16B37/00;F16B39/28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松动 螺母 及其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防松螺母及其连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防松要求高、易拆卸、可重复使用、免维护的螺母。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螺母防松一般是采用带尼龙圈式的防松螺母、防松胶水或使用开槽螺母加开口销;其拆卸不方便,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松动,不可重复使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防松螺母,不采用防松胶水、开槽螺母加开口销及尼龙防松螺母等传统方法,而采用两只相互间有锥度对啮的螺母组合成一个螺母来实现防松,相比普通的防松螺母及螺母防松方式其具有防松效果好、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及免维护的特点。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锥台子螺母(1)和设置在锥台子螺母(1)下端的锥孔子螺母(2);
所述锥台子螺母(1)下端外表面设计成倒圆台形上连接面(11);
所述锥孔子螺母(2)上端内表面设置倒圆台形内孔(21),所述内孔(21)侧面(211)和所述上连接面(11)对应设置,所述锥台子螺母(1)下表面抵设在内孔(21)下表面(212)上。
所述锥台子螺母(1)上端外表面为圆柱面(12),所述圆柱面(12)和上连接面(11)之间形成过渡的水平设置的连接面(13),所述连接面(13)抵设在锥孔子螺母(2)上表面(22)上。
所述内孔(21)侧面和下连接面(11)的锥度相等,长度相等。
一种新型防松螺母的连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将锥孔子螺母(2)按照内孔(21)朝上的状态正常安装在螺栓(3)上,再将锥台子螺母(1)旋入螺栓(3)内,并将上连接面(11)旋入到内孔(21)内使锥台子螺母(1)和锥孔子螺母(2)形成紧配合;直至锥台子螺母(1)下表面抵设在内孔(21)下表面(212)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两螺母上的锥孔锥台面相互压紧、精密配合从而产生较大的、可靠的静摩擦力,通过此摩擦力从而实现螺母防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部放大图。
图中1为锥台子螺母、2为锥孔子螺母、3为螺栓;
11为上连接面、12为圆柱面、13为连接面;
21为内孔、22为上表面、211为侧面、212为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锥台子螺母1和设置在锥台子螺母1下端的锥孔子螺母2;
所述锥台子螺母1下端外表面设计成倒圆台形上连接面11;
所述锥孔子螺母2上端内表面设置倒圆台形内孔21,所述内孔21侧面211和所述上连接面11对应设置,所述锥台子螺母1下表面抵设在内孔21下表面212上。
所述锥台子螺母1上端外表面为圆柱面12,所述圆柱面12和上连接面11之间形成过渡的水平设置的连接面13,所述连接面13抵设在锥孔子螺母2上表面22上。
所述内孔21侧面和下连接面11的锥度相等,长度相等。
一种新型防松螺母的连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将锥孔子螺母2按照内孔21朝上的状态正常安装在螺栓3上,再将锥台子螺母1旋入螺栓3内,并将上连接面11旋入到内孔21内使锥台子螺母1和锥孔子螺母2形成紧配合;直至锥台子螺母1下表面抵设在内孔21下表面212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本发明两只螺母相互用力并紧时螺栓3发生拉长,从而在两螺母的接合锥面上产生极大的轴向压力,两螺母接合锥面上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静摩擦力实现了螺纹锁紧、螺母防松。
本发明将锥台子螺母1下表面抵设在内孔21下表面212上,连接面13抵设在锥孔子螺母2上表面22上,这样锥台子螺母1能紧密的抵设在锥孔子螺母2上,防止两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相对窜动,进一步保证了两者工作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0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