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力调度自动化海量报文的黑匣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0675.4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6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陶涛;宓群超;张志群;章立宗;卢冰;沈晓东;顾伟敏;叶海明;余亮;马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王晓燕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 调度 自动化 海量 报文 黑匣 子系统 | ||
1.一种用于电力调度自动化海量报文的黑匣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报文存储模块:实时接收报文,按照到达黑匣子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报文时序顺序存储,存储格式为文件或者数据库;对于文件格式,按时间周期或报文数量或报文文件大小或三种方式组合来根据时序分写成多个文件;
报文索引模块:基于协议或者应用的语义设置索引字段,使用MD-tree在内存和硬盘上构建内存索引和文件索引;
报文查询模块:接受用户的查询请求,查询报文索引模块中构建的内存索引和文件索引,获取符合查询请求的报文或报文在报文文件中的位置及长度,将其返回给用户;若是返回给用户的为报文,用户可以直接用于后续分析;若是返回给用户为报文在报文文件中的位置及长度,用户根据其获取报文,用于后续分析;
报文分析模块:读取报文查询模块获取的报文文件,解析报文二层、三层、四层直至应用层的所有语义信息;
业务语义信息展示模块:获取报文分析模块解析的不同协议和应用语义信息,通过UI形式展示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调度自动化海量报文的黑匣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报文存储模块中文件种类包括:
a)报文文件:报文文件为时戳.dat,其对应的索引文件为:时戳.idx0、时戳.idx1,时戳.idx1对应的日志文件为时戳.log;
b)报文文件的清单文件:报文文件的清单文件为manifest.dat,写入的内容为报文文件名,即:时戳.dat;
c)日志文件的清单文件:日志文件的清单文件为manifest.log,写入的内容为尚未成功构建1索引文件对应的日志文件名,为时戳.log;若时戳.log对应的1索引文件时戳.idx1已成功构建,则在manifest.log中去除时戳.log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调度自动化海量报文的黑匣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黑匣子系统接收到首个网络通信报文时,黑匣子报文存储模块创建当前报文文件:*.dat,黑匣子报文索引模块创建当前0索引文件:*.idx0,当前1索引文件*.idx1及其日志为*.log;黑匣子报文索引模块将当前报文文件文件名*.dat写入报文文件的清单文件manifest.dat,将当前1索引文件的日志文件名*.log写入日志文件的清单文件manifest.log;后续依据报文文件的清单文件manifest.dat中的报文文件名,访问黑匣子记录的所有报文文件,或按时间范围初步查询到报文所在的报文文件;后续依据日志文件的清单文件manifest.log中的报文文件名,访问到未构建完成的1索引文件对应的日志文件,依据日志文件可以重建其对应的1索引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调度自动化海量报文的黑匣子系统,其特征在于:黑匣子报文存储模块按报文到达时序将报文及其实时计算的报文加密校验值顺序写入到当前报文文件,即:*.dat,将当前报文时戳、报文文件偏移、报文长度、业务类型、源IP、目的IP、应用类型提交给黑匣子报文索引模块;黑匣子报文索引模块将报文时戳、报文文件偏移,报文长度顺序写入当前0索引文件*.idx0,产生报文文件中的报文序号seq_id;将报文序号seq_id、业务类型、源IP、目的IP、应用类型顺序写入当前日志文件*.log,同时使用MD-tree在内存中构建内存索引,达到内存阈值后,写入到当前1索引文件*.idx1;对于1索引文件的写入,若黑匣子系统内存大到足以存储当前报文文件的1索引文件的所有索引时,使用MD-tree构建内存索引,在更新报文文件时,一次性将内存索引写入到1索引文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06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