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悬挂拉杆衬套加工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0887.2 | 申请日: | 2015-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4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金风雨;欧阳晖传;张裕军;魏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56 | 分类号: | B29C6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9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悬挂 拉杆 衬套 加工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加工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悬挂拉杆是汽车的主要零部件,为了提高拉杆的使用寿命、减少汽车的震动,现有技术的汽车悬挂拉杆两端一般都设有衬套,现有技术的汽车悬挂拉杆衬套一般有两种,一是纯钢套,二是橡胶衬套,三是钢管橡胶复合衬套,纯钢套减震性能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维护频率较高,使用成本较大;橡胶衬套虽然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但耐磨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钢管橡胶复合衬套具有良好的耐性能和良好的减震性能,钢管橡胶复合衬套包括外金属圈、硫化橡胶、金属铁环和铝芯,硫化橡胶、金属铁环和铝芯硫化成型为一个组合体(工件),然后将外金属圈套在该组合体(工件)外。目前还没有较好的设备将外金属圈挤压在组合体(工件)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加工成型装置,用于生产一种减震效果更好的衬套,且能准确的将外金属圈挤压在组合体(工件)上。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加工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水箱、上支架,所述的水箱和上支架安装在工作台上;还包括挤压组件,所述的挤压组件包括上驱动器、挤压头、工件放置组件和外金属圈放置组件,工件放置组件和外金属圈放置组件位于水箱内且固定在工作台上,上驱动器、挤压头位于工件放置组件的上方且安装在上支架上,挤压头竖向活动配合在上支架上;
所述的工件放置组件包括导向柱、定位座和复位组件,定位座位于外金属圈放置组件上方,复位组件套在导向柱上,定位座轴向滑动配合在导向柱上且位于复位组件的上;所述的挤压头经横杆竖向滑配合在上支架上,挤压头和上驱动器相连;挤压头轴向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与导向柱尺寸相配,导向孔的端口向内形成凹陷。
所述的凹陷深度为工件上的铝芯上端面和橡胶上端面距离的1.2-1.5倍。
所述的复位组件为螺旋弹簧,所述的凹陷内设有缓冲垫。
所述的水箱设有循环水系统,水箱侧面设有若干个呈环形排列的进水口。
所述的外金属圈放置组件为圆柱套状,且内壁设有用于支撑外金属圈的径向凸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汽车悬挂拉杆衬套加工成型装置,将挤压装置置于水中进行,将外金属圈和工件之间的空隙灌入水,提升产品的减震效果,是本设备独创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虚线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放置工件后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挤压时示意图。
图5为工件示意图。
图6为工件和外金属圈结合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水箱,3、上支架,4.1、上驱动器,4.2、挤压头,4.2.1、导向孔,4.2.2、凹陷,4.3导向柱,4.4、定位座,4.5、复位组件,4.6、外金属圈放置组件,4.6.1、径向凸环。5、工件,5.1、铝芯,5.2、橡胶,6、外金属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所示,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加工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水箱2、上支架3,所述的水箱2和上支架3安装在工作台1上;还包括挤压组件,所述的挤压组件包括上驱动器4.1、挤压头4.2和工件放置组件和外金属圈放置组件4.6,工件放置组件和外金属圈放置组件4.6位于水箱2内且固定在工作台1上,上驱动器4.1、挤压头4.2位于工件放置组件的上方且安装在上支架3上,挤压头4.2竖向活动配合在上支架3上;
所述的工件放置组件包括导向柱4.3、定位座4.4和复位组件4.5,定位座位于外金属圈放置组件4.6上方,复位组件4.5套在导向柱4.3上,定位座4.4轴向滑动配合在导向柱4.3上且位于复位组件4.5的上;所述的挤压头4.2经横杆竖向滑配合在上支架3上,挤压头4.2和上驱动器4.1相连;挤压头4.2轴向设有导向孔4.2.1,导向孔4.2.1与导向柱4.3尺寸相配,导向孔4.2.1的端口向内形成凹陷4.2.2。
所述的凹陷4.2.2深度为工件上的铝芯5.1上端面和橡胶5.2上端面距离h的1.2-1.5倍。优点是:先让挤压头4.2接触橡胶5.2,由于橡胶5.2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压缩部分之后,挤压头4.2的凹陷4.2.2碰到铝芯5.1,这样挤压头4.2可以同时带动铝芯5.1和橡胶5.2挤入外金属圈6内。如果挤压头4.2先与铝芯5.1接触后,容易造成橡胶5.2部分上端面不受力,造成在挤压过程中,铝芯5.1和橡胶5.2之间的错位,甚至脱落等情形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0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镂空角立体形
- 下一篇:盐碱地渗漏管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