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电力行业的电子标签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1723.1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4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王广林;杨霖;王波;武惠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电力行业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识别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力行业的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宽,智能电子标签也以它耐污染、方向性弱等特点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并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在UHF超高频段的应用,该技术更是倍受推崇。在这个频段,电子标签识别距已经达到了7-10米,实现了群体识别,提高了物流、资产的管理效率。
目前,在电力行业在计量器具如电表、互感器等资源的管理中,还在使用的是传统的一维条形码或小容量电子标签作为标识。这种标识没有满足该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对于各种资源信息统筹管理的需要,制约了该技术在此领域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电力行业的电子标签,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标签容量太小不能满足电力行业中对于资源信息统筹管理的需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力行业的电子标签,包括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之间封装有芯片和与芯片电连接的天线,芯片中用户区域储存空间的容量大于等于1.5千字节。
进一步地,芯片和天线通过第一胶体密封在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之间。
进一步地,电子标签还包括第二胶体和封胶层,第二胶体与第二封装层连接,封胶层设置在第二胶体上远离第二封装层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封胶层为离型纸。
进一步地,天线在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之间位于靠近第二封装层的一侧,芯片在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之间位于靠近第一封装层的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封装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条形码成形部。
进一步地,天线为贴片天线。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扩展了芯片中用户区域储存空间的容量,将传统电子标签技术中用户区域储存空间的容量只有512字节扩展到了大于等于1.5千字节。用户区域储存空间的就可以存储更多的资源信息,避免了以往只使用512字节的户区域储存空间时在需要录入新信息必须将以往的旧信息删除的问题。使得电力巡检人员在进行巡检时可以掌握更多的电力信息,便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适用于电力行业的电子标签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封装层;20、第二封装层;30、芯片;40、天线;50、第一胶体;60、第二胶体;70、封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适用于电力行业的电子标签,包括第一封装层10和第二封装层20,第一封装层10和第二封装层20之间封装有芯片30和与芯片30电连接的天线40,芯片30中用户区域储存空间的容量等于2千字节。2千字节的用户区域储存空间基本就可以适应于各设备的信息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1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