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杀蚊子的方法及其灭蚊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3513.6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8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柳明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A01M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杀 蚊子 方法 及其 灭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捕捉蚊子的方法及捕蚊装置,具体是一种诱杀蚊子的方法及其灭蚊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灭蚊灯的原理是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吸引蚊子到带电的电蚊网电击致死或通过抽风吸式将蚊子吸入回收框,然后风干脱水死亡,缺点是有些灯光对部分蚊子有用,对部分蚊子是没有吸引力,因为蚊子种类很多,不是所有的蚊子都是趋光性蚊子,捕捉蚊子的范围小,而且不容易得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模拟了人呼吸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这些水和二氧化碳通过空气流动散发在周围从而吸引蚊子到灭蚊灯,然后将蚊子电击致死或被捕捉的诱杀蚊子的方法及其灭蚊灯。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为:
一种诱杀蚊子的方法,其方法操作如下:
步骤1:在用于灭蚊灯的电路板插上紫光灯珠;
步骤2:在紫光灯珠表面喷涂一层二氧化钛液;
步骤3:将已喷涂二氧化钛液的紫光灯珠在常温下凉干,使二氧化钛液凝固后包裹在紫光灯珠表面,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二氧化钛液凝固层;
步骤4:将已在紫光灯珠表面形成二氧化钛液凝固层的电路板安装在灭蚊灯内;
步骤5:在灭蚊灯内的紫光灯珠紫光照射的周围安装电蚊网或在紫光灯珠正下方依次安装抽风扇、网式蚊子回收筐,在紫光灯珠与抽风扇之间设置入风口,抽风时,风从风口进入然后从网式蚊子回收筐的网孔吹出;
步骤6:将电路板接通电源,使紫光灯珠发出波长为:365nm-390nm波段的紫外光线,紫外光线穿过二氧化钛液凝固层,由于二氧化钛液凝固层的表面与空气接触,紫外光线使二氧化钛与空气接触后在凝固层的表面发生系列的强氧化反应,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杀灭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和二氧化碳,得到的水和二氧化碳正是人体呼吸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此氧化后的水和二氧化碳是模拟了人呼吸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这些水和二氧化碳通过空气流动散发在周围;
步骤7:当蚊子闻到类似人体发出的水和二氧化碳时,会随着浓气味的飞去,蚊子往最浓气味靠近时,会被设在紫光灯珠外围的电蚊网电击致死或被设在紫光灯珠正下方的抽风扇吸入网式蚊子回收筐风干脱水死亡。
进一步:所述步骤2:在紫光灯珠表面雾喷一层二氧化钛液。
进一步:所述步骤2:在紫光灯珠表面润湿一层二氧化钛液。
进一步:所述步骤2:在紫光灯珠表面及电路板表面雾喷一层二氧化 钛液。
进一步:所述的紫外线灯珠为LED紫外线灯珠。
进一步:在紫光灯珠表面或电路板或灭蚊灯内的抽风扇风叶或灭蚊灯内壁表面雾喷一层二氧化钛液。
进一步:一种诱杀蚊子的方法,还包括应用在该方法的电路板结构,包括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上插有365nm-390nm波段的紫外线灯珠,紫外线灯珠表面覆盖有二氧化钛液凝固层。
进一步:一种诱杀蚊子的方法,还包括应用该方法高效率诱杀蚊子的灭蚊灯,灭蚊灯设有提手2,提手2连接有上盖3,上盖3上安装有电源开关4,上盖3内顶部安装有诱杀装置1,所述的上盖3连接有进风格5,进风格5连接有中环6,中环6上安装有吸风扇61;所述的中环6连接有蚊子回收网状框7,网状框7内安装有漏斗8;诱杀装置1包括电路板101,电路板101上插有365nm-390nm波段的紫外线灯珠102,紫外线灯珠102表面覆盖有二氧化钛液凝固层103;所述的吸风扇61表面粘有二氧化钛液凝固层103;所述的电路板101表面粘有二氧化钛液凝固层103;所述的进风格5内壁粘有二氧化钛液凝固层;所述的中环6内壁粘有二氧化钛液凝固层;当启动灭蚊灯时,吸风扇61抽风,紫外线灯珠102发出紫外线灯光,被照射的二氧化钛液凝固层103的二氧化钛与紫外线灯光光合后会产生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可杀灭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把有 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和二氧化碳,这水和二氧化碳正是模拟了人呼吸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这些水和二氧化碳通过空气流动散发在周围从而吸引蚊子到灭蚊灯,然后将蚊子捕捉。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柳明,未经张柳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3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