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荪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3677.9 | 申请日: | 2014-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1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黎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鹏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28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荪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竹荪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秋季生长在潮湿竹林地,色彩艳丽、具有菌裙,分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江西、福建、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其中以福建三明、南平以及云南昭通、贵州织金、四川江安县和长宁县蜀南竹海的竹荪最为闻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竹荪的需求量也越来越来越大,光是依靠野生的竹荪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人们一直在研究开发人工种植竹荪的方法和技术。
但是,现阶段的此类技术由于各种原因,无论是在产量还是质量上,均与野生竹荪有很大的差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竹荪种植方法,可以提高竹荪的产量,而质量和野生竹荪相差无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竹荪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荒芜二年以上水田;
2)植入竹荪菇苞菌料,搭建遮阳棚。
进一步,所述竹荪菇苞菌料的组分包括:
沼渣,苔藓土,牛粪,塘泥,稻米壳,石灰石。
进一步,所述竹荪菇苞菌料的组分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
沼渣20-30%,苔藓土10-20%,牛粪20-25%,塘泥10-20%,稻米壳10-20%,石灰石1-5%。
进一步,所述竹荪菇苞菌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将所述上述配比的竹荪菇苞菌料的组分搅拌混合;
4)加入微生物发酵72小时;
5)然后晒成7成干,灭菌;
6)最后加竹荪菌种,装胶袋后植入水田。
进一步,所述胶袋为圆柱形,并开有若干个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一种竹荪种植方法,可以提高竹荪的产量,而质量和野生竹荪相差无几,而且种植方法简单实用,节省土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竹荪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荒芜二年以上水田;
2)植入竹荪菇苞菌料,搭建遮阳棚。
其中,竹荪菇苞菌料的组分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
沼渣25%,苔藓土15%,牛粪23%,塘泥15%,稻米壳18%,石灰石4%。
竹荪菇苞菌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上述配比的竹荪菇苞菌料的组分搅拌混合;
b)加入微生物发酵72小时;
c)然后晒成7成干,灭菌;
d)最后加竹荪菌种,装胶袋后植入水田。
胶袋为圆柱形,并开有若干个圆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鹏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未经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鹏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3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珊瑚状灵芝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花君子兰在北方温室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