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胃防便秘小米红薯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4040.1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9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王成祥;张美娜;赵鑫燕;剧梦;刘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福碗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68 | 分类号: | A23L1/168;A23L1/30;A23L1/216;A61K36/8945;A61P1/14;A61P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胃 便秘 小米 红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膳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胃防便秘小米红薯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米粥饭暖胃养气”。《随意居粥谱》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千百年来,粥一直与我们的生活相濡以沫。自古以来,人们以粥为载体,融入有特定功效的食材,制成药膳粥,以食疗之,养治结合。现在的食品业在口味及产品种类上做了很大突破,在特殊功能性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作为自古传承的粥,有必要借鉴先人的智慧,开发药膳粥品,丰富并方便于现代生活。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由于忙于工作、减肥等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人忽视早餐,使空了一夜的胃被胃酸刺激黏膜,胃中没有食物去中和,久而久之,就易患肠胃疾病。再者,工作之中为了应酬,经常饮酒,打破了正常的饮食规律,就易被肠胃疾病困扰。还有,边看边吃的饮食方法,往往会使进食不加节制,也容易加重肠胃的负担。此外,老年人肠胃功能减退,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便秘。
肠胃不适往往是一个慢性的积累过程,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温和的进行调理。药物只能减轻一时的不适,并且还会产生副作用。而通过饮食进行调理,确是长远的养胃之举。此款粥以补脾养胃的小米红薯粥为基质,添加多种药食同源物品,益脾胃的山药、茯苓及具有润肠滑躁之功的郁李仁、桃仁,并辅以养肝明目、利水通便的决明子。此粥融益脾健胃、化食润肠食材于一体,食材温和,是日常养胃、润肠、通便首选。此外,添加菊粉等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促进胃肠蠕动,亦适合于想要充饥并保持良好身材的人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结合药食同源理念,甄选药食同源食材,提供一种养胃防便秘小米红薯粥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日常调理的药膳粥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养胃防便秘小米红薯粥,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以1000份粥计算:小米30-40份、糯米15-20份、红薯80-90份、山药30-40份、茯苓15-20份、郁李仁15-20份、桃仁5-8份、决明子1-3份、菊粉20-25份,余量为水。
上述养胃防便秘小米红薯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1)小米、糯米去除杂质后泡发洗净、沥干;红薯、山药去皮并切成8×8×8的小丁;郁李仁、桃仁洗净备用;
(2)决明子经研磨后,入沸水煎20min,去渣取汁;
(3)灌装:将处理好的小米、糯米、红薯、山药、郁李仁及桃仁按比例混合均匀后灌装于碗内;将茯苓研磨成粉并和菊粉、决明子汁、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并加热到75-85℃后,将搅拌均匀的料液灌装入碗内;
(4)封口:用封口膜进行高温封口;
(5)杀菌:封口后入杀菌釜,升温至122-124℃,于0.22-0.23MPa条件下灭菌45min进行灭菌熟化。
优先地,本发明提供的养胃防便秘小米红薯粥可在食用时加入蜂蜜,不仅可以调味,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融合益脾健胃、化食润肠食材于一体,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研究,精心搭配熬制,在饱腹的同时达到养胃、润肠、通便。所用食材温和、天然、安全,可长期备存食用。
本发明的养胃防便秘的小米红薯粥以补脾养胃的小米红薯粥为基质,辅以糯米,特别添加药食同源食材山药、茯苓、郁李仁、桃仁、决明子,物料丰富,营养价值高,制作方法简单。山药益肾气,健脾胃。茯苓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决明子可养肝明目、利水通便。而郁李仁、桃仁有明显的润燥滑肠之效。此粥融合益脾健胃、化食润肠食材于一体,是养胃、润肠、通便首选。此外,添加菊粉等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促进胃肠蠕动,亦适合于想要充饥并保持良好身材的人士。
《本草纲目》记载山药味甘,性平。益肾气,健脾胃,止泻沥,化痰涎,润皮毛。《经验方》记载山药粥,指出其补肾精,固肠胃的健康效果。
茯苓味甘淡,性平。健脾补中,宁心安神。《本草纲目》记载白茯苓粥,指出其可益脾胃,除烦渴。
决明子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中华本草》记载其清肝益肾,明目,利水通便。
郁李仁性平,味辛、苦、甘。有润燥滑肠、下气行滞、利水消肿之功。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桃仁性平,味苦、甘。有破血行淤、润肠滑躁之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福碗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福碗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4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炸兰花豆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薯米营养即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