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4381.9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田云清;王杰;朱迪;杨军;李笃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71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是一种新型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化工生产中的换热器,通常只能采用一种换热方式,即通过用冷媒或热媒给物料降温或升温的方式,或者通过将需要降温的高温物料与需要升温的低温物料通过换热器换热改变各物料的温度的方式,未出现换热器能实现将上述两种换热方式根据工艺生产切换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换热器,可以解决现有换热器换热方式单一的问题,可以同时用冷媒或热媒与高温物料或低温物料换热、低温物料与高温物料换热的多种换热方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
B物料进料管道与换热器本体一侧下部连通,B物料进料管道上安装有第一阀门;
B物料出料管道与换热器本体一侧上部连通,B物料出料管道上安装有第三阀门;
B物料出料管道与B物料进料管道之间通过带第二阀门的管道连通;
A物料进料管道与换热器本体另一侧下部连通,A物料进料管道上安装有第十阀门和第十一阀门;
A物料出料管道与换热器本体另一侧上部连通,A物料出料管道上安装有第四阀门和第六阀门;
A物料进料管道与A物料出料管道之间通过带第八阀门的管道连通;
带第十二阀门的冷媒上水管道与第十阀门和第十一阀门之间的A物料进料管道连通;
带第五阀门的冷媒回水管道与第四阀门和第六阀门之间的A物料出料管道连通;
B物料出料管道通过带第七阀门的管道与第八阀门上方的管道连通;
换热器本体通过带第九阀门的管道与第八阀门下方的管道连通。
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位于带第二阀门的管道与换热器本体之间。
第十阀门、第十一阀门以及第四阀门、第六阀门位于带第八阀门的管道与换热器本体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换热器,通过各管道与各阀门以及换热器本体之间的连接,采用关闭不同阀门的方式,可以解决现有换热器换热方式单一的问题,可以同时用冷媒或热媒与高温物料或低温物料换热、低温物料与高温物料换热的多种换热方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结构精巧,设计合理,并且易于制造,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3,其特征在于:
B物料进料管道19与换热器本体13一侧下部连通,B物料进料管道19上安装有第一阀门1;
B物料出料管道18与换热器本体13一侧上部连通,B物料出料管道18上安装有第三阀门3;
B物料出料管道18与B物料进料管道19之间通过带第二阀门2的管道连通;
A物料进料管道16与换热器本体13另一侧下部连通,A物料进料管道16上安装有第十阀门10和第十一阀门11;
A物料出料管道15与换热器本体13另一侧上部连通,A物料出料管道15上安装有第四阀门4和第六阀门6;
A物料进料管道16与A物料出料管道15之间通过带第八阀门8的管道连通;
带第十二阀门12的冷媒上水管道17与第十阀门10和第十一阀门11之间的A物料进料管道16连通;
带第五阀门5的冷媒回水管道14与第四阀门4和第六阀门6之间的A物料出料管道15连通;
B物料出料管道18通过带第七阀门7的管道与第八阀门8上方的管道连通;
换热器本体13通过带第九阀门9的管道与第八阀门8下方的管道连通。
第一阀门1和第三阀门3位于带第二阀门2的管道与换热器本体13之间。
第十阀门10、第十一阀门11以及第四阀门4、第六阀门6位于带第八阀门8的管道与换热器本体13之间。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开启第一阀门1、第三阀门3、第四阀门4、第六阀门6、第十阀门10以及第十一阀门11六个阀门,其余阀门关闭,则实现物料A、物料B经过换热器本体13中换热(即低温物料与高温物料换热):
开启第二阀门2、第四阀门4、第五阀门5、第七阀门7、第九阀门9、第十阀门10、第十二阀门12七个阀门,其余阀门关闭,实现物料A与冷媒(或热媒)经过换热器中换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4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导引头及其导引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板翅式换热器的新型高效分形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