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殊结构下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4390.8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2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9/02 | 分类号: | B65G29/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殊 结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料装置,该下料装置应用于容器内的下料,所下物料为颗粒状或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粉末状。
背景技术
在工业、农业、冶金等领域,许多原料、成品、半成品都是以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形式存在,传统的下料方式,例如翻板下料等,对于这种颗粒状或粉末状物料总是存在下料不连续、均匀性差和容易卡料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特殊结构下料装置,针对颗粒状或者粉末状物料的下料不会发生卡料现象,保证下料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提高下料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殊结构下料装置,包括环形平面,环形平面上方为沿逆时针方向螺旋上升的螺旋板,环形平面和螺旋板外侧为侧板。逆时针方向螺旋上升的螺旋板构成了空间圆锥螺旋线的立体结构。
所述螺旋板包含多条螺距不同、或螺旋运动角不同、或螺旋中心不同、又或螺旋半径不同的螺旋钢板。具体的螺距,螺旋运动角,螺旋中心,螺旋半径或螺旋板数量可根据实际工况(如设备占用空间,送料量,下料转速等)和物料(颗粒度,粘稠度等)来调整,从中选出一组合适的参数组合,目的是达到最佳的下料效果。
所述螺旋板包括分居环形平面直径两侧的第一螺旋板部分和第二螺旋板部分,所述第一螺旋板部分和第二螺旋板部分各自包括多块旋转中心相同,且旋转中心位于环形平面直径上,同时螺旋半径不同的螺旋钢板。
所述第一螺旋板部分和第二螺旋板部分的旋转中心关于环形平面中心对称分布。特别的,可考虑沿直径方向设置一段偏心距,通过偏心距L的改变,使得第二侧板的旋转半径和角速度发生变化,改变推力,从而适应物料的流动。
所述第一螺旋板部分和第二螺旋板部分在对接处平滑过渡。平滑的过渡可以避免堆料的形成。
所述螺旋板表面向外侧倾斜角度θ。为了配合第二侧板推料,设置一个倾角θ可以避免堆料的出现。
所述螺旋板下方与支撑筋板相连,形成竖直方向的支撑。
所述支撑筋板下方为第二钢板,第二钢板下方为第一钢板,支撑筋板内侧设置有筋板。
所述侧板包括位于环形平面与第一钢板之间的第一侧板,以及与螺旋板相连的第二侧板。
所述筋板上方为下料中心平台,中心平台包括第三钢板和第三钢板下方的钢管。
下料装置转动时将在螺锥的外侧面(第二侧板)产生向外的推力,在推力作用下,颗粒状或粉末状物料将连续不断地沿螺锥结构下料装置表面,即螺旋钢板表面向四周均匀下落,最后进入排料系统。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使颗粒状或者粉末状物料能够沿下料装置表面连续不断地向四周均匀下落,不会发生卡料现象,保证下料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提高下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特殊结构下料装置,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钢板8、第二钢板9、钢管6和第三钢板7,第一钢板8上方与第一侧板1相连,第一侧板1上端为环形平面2,环形平面2上端为第二侧板3,第二侧板3与螺旋板4相连,螺旋板4包含环形平面2直径CD两侧的第一螺旋板部分和第二螺旋板部分,第一螺旋板部分包括三块旋转中心相同(均为B点),且旋转中心位于环形平面2直径CD上,并距离环形平面2中心L处(中心向右)的螺旋钢板,三块螺旋钢板的螺旋半径分别为R1,R2和R3。第二螺旋板部分包括三块旋转中心相同(均为A点),且旋转中心位于环形平面2直径CD上,并距离环形平面2中心L处(中心向左)的螺旋钢板,螺旋钢板的螺旋半径分别为R4,R5和R6。第二钢板9上方且在螺旋板4内设置有螺旋板支撑筋板5,钢管6下方为筋板10。
如图1所示,下料装置的外表面由ΦD1与ΦD2之间的环形平面2,螺旋板4沿逆时针方向螺旋上升所形成的上表面,以及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3形成的外表面所构成。在图2中,螺旋板4的螺旋线至下料装置中心的距离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CD线的上面部分,螺旋板4的螺旋半径尺寸(R1、R2、R3)以B点为中心,在CD线的下面部分,螺旋板4的螺旋半径尺寸(R4、R5、R6)以A点为中心,A、B两点到下料装置中心(即环形平面2中心)的距离各为L,螺旋板4在CD线上面的螺旋线与在CD线下方的螺旋线自然形成光滑过渡。支撑筋板5的作用是对螺旋板4进行支撑,钢管6和钢板7构成下料装置的中心平台,钢板8、9和筋板10构成下料装置的支撑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4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轴加湿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防扎穿安全轮胎的环形链板带拼装自动送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