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内源后置反硝化的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75754.4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邓仁健;任伯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宋向红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内源 后置 硝化 污水处理 工艺 方法 | ||
1.一种强化内源后置反硝化的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方法为序批式脱氮除磷工艺,工艺过程包括进水→厌氧→好氧1→缺氧→好氧2→沉淀→排水排泥→污泥预缺氧8个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强化内源后置反硝化的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工序的反应时间分别是,进水和厌氧反应时间共为90min;好氧1反应时间为150~300min;缺氧反应时间为40~150min;好氧2反应时间为30~60min;沉淀时间为30~60min;排水5min;污泥预缺氧反应时间为60~150min;反应周期为8~1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强化内源后置反硝化的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泥预缺氧工序中,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即MLVSS为5000~1000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强化内源后置反硝化的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好氧1工序中,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好氧2工序中,溶解氧控制在2.0~3.0mg/L;系统污泥龄即SRT控制在12~15d;系统进水的冲水比为0.40~0.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57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