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便携式大气环境实时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6269.9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2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材;冀苗苗;郭宏志;张敏;傅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中航高科智能测控有限公司;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10002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便携式 大气环境 实时 监测 装置 | ||
1.一种车载便携式大气环境实时监测装置,包括:
气体采集与检测模块(2),用于实时采集大气环境数据;
数据采集控制模块(1),用于控制大气环境数据的采集;
定位模块(6),用于确定当前的实时监测位置,并输出定位信息;
无线通信模块(3),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大气环境数据以及定位信息;
电源转换模块(4),用于将车载电源的电压分别转换为所述数据采集控制模块(1)、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所述定位模块(6)和所述气体采集与检测模块(2)各自需要的电压;
其中,所述电源转换模块(4)与所述气体采集与检测模块(2)、所述数据采集控制模块(1)、所述定位模块(6)、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连接,
其中,所述气体采集与检测模块(2)还与所述数据采集控制模块(1)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控制模块(1)还与所述定位模块(6)、所述气体采集与检测模块(2)、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便携式大气环境实时监测装置,还包括:
电源保护模块(5),其连接在所述电源转换模块(4)的前级、并与所述车载电源连接,用于防止过流、反接和浪涌对车载电源的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便携式大气环境实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电源保护模块(5)包括:
在所述电源保护模块(5)的车载电源输入侧并联连接的多个防反接二极管(D2、D3、D6、D7、D8),用于来防止电源正负极接反;
自恢复保险丝(F1),其连接在防反接二极管的后级,用于防止电源输入电流过大或者短路。
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TVS2),其反接在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入侧的两端,用于抑制浪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便携式大气环境实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电源保护模块(5)还包括:
在车载电源输入侧和所述电源保护模块(5)的电源转换输出侧(IN_4275)并联的不同种类的与容值的电容(C12、C11、C8)。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载便携式大气环境实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电源保护模块(5)还包括:
隔离二极管(D5),其连接在所述电源保护模块(5)的车载电源输出侧(VDS)和所述自恢复保险丝(F1)之间,用于将电源转换输出侧(IN_4275)的输出电压与车载电源输出侧(VDS)的输出电压进行隔离,
其中,所述车载电源输出侧(VDS)的输出电压用于为所述气体采集与检测模块(2)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便携式大气环境实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电源转换模块(4)包括:
电压转换部件(U2),用于将车载电源的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其中,第一电压用于为所述气体采集与检测模块(2)供电,第二电压用于为所述数据采集控制模块(1)、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和所述定位模块(6)供电,
其中,所述电压转换部件(U2)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多个电容(C10、C15、C13),用于进行滤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便携式大气环境实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气体采集与检测模块(2)包括:
进气阀(21),用于将大气引入气体采样泵(22),
所述气体采样泵(22),用于通过导管将采样气体引入气体传感器模块(23);
所述气体传感器模块(23),其中安装有大气环境参数传感器;
排气阀(24),用于将所述气体传感器模块(23)中的气体导入排气泵(25)进行排空;
所述排气泵(25);
在所述排气阀(24)与所述排气泵(25)之间安装的流量计(26),用于检测气体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便携式大气环境实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大气环境参数传感器包括以下之中的一个或多个:臭氧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一氧化氮传感器、PM10传感器、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甲烷传感器、水分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中航高科智能测控有限公司;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中航高科智能测控有限公司;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62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