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终端位置信息来识别伪基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6313.6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4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廖建新;吉立妍;吴巍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讯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12 | 分类号: | H04W1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终端 位置 信息 识别 基站 方法 | ||
一种基于终端位置信息来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包括:步骤一、每个移动终端定期向服务器发送终端信息;步骤二、服务器从移动终端发送来的终端信息中提取LAC和CID信息,并查询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有所述LAC和CID对应的基站的中心位置信息,如果是,则继续下一步;步骤三、服务器从数据库中提取所述LAC和CID对应的基站的中心位置信息,并根据终端信息中的经纬度值,计算所述LAC和CID对应的基站的中心位置和终端之间的距离值,并据此来判断终端当前正连接基站是否是伪基站。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能根据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来实现伪基站的实时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终端位置信息来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蜂窝网络制式从模拟通信的第一代网络,发展到数字宽带的第四代网络。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的移动通信用户数已经超过了60亿,基本达到了人手一部手机。2013年中国通信设备业的产值达到15092亿元,移动互联网的产值也将超过1000亿元。正是由于如此大的商机和影响力,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协议的漏洞,制造生产伪基站,并部署至城市繁华地区,吸纳网络中的正常用户,盗取用户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和手机号码,并发送垃圾短信,影响用户在网络中的正常操作行为。
目前,伪基站大多数是模仿第二代2G(Two generation)蜂窝网络——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的通信制式,使用现有移动网络的系统网号、频点等配置资源,通过大功率发射和极端的参数配置,诱使终端接入。由于2G网络不进行完整性保护,并且只执行单向鉴权,所以终端不能够鉴别其接入的是伪基站还是真基站。因为伪基站配置的区域码与其周围的真实基站配置的区域码是不同的,欺骗终端发起位置区更新并上报IMSI号,再通过该信息计算出终端的手机号,从而向终端发送垃圾短信。而垃圾短信的内容涉及电信诈骗和非法广告等不良信息,从而使的伪基站拥有者获取不法收益。而且,终端接入伪基站后,就无法正常拨打电话、收发短信或发起数据业务,还不时遭受垃圾短信的骚扰,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电信运营商也会因为伪基站的存在和骚扰,造成用户业务量的下降,投诉率的严重上升。
针对伪基站的不良影响,目前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专利申请CN201410041507.1(申请名称:一种基于终端上报信息判断和定位伪基站的方法,申请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申请日:2014‐01‐28)提出了一种基于终端上报信息判断和定位伪基站的方法,终端接收短信后,根据关键字和手机号判断是否为垃圾短信。若是,则立即触发短信或语音业务;若网络不通,就判断此处为伪基站疑似覆盖区。再由终端的GPS芯片记录此处的经纬度,待网络覆盖恢复时,将疑似伪基站覆盖位置上传基站。若终端支持路测功能,则同时存储位置区更新时间、驻留和重选参数与区域码,以供网络监控服务器根据基站上报的来自终端或路测终端的大量疑似伪基站的覆盖区经纬度等信息,精确甄别和绘制伪基站的覆盖区域,进而快速、准确判断伪基站所在位置。该技术方案是由终端根据垃圾短信和网络异常来判断出伪基站疑似覆盖区,而不能根据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来实现伪基站的实时识别。
因此,如何能根据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来实现伪基站的实时识别,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终端位置信息来识别伪基站的方法,能根据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来实现伪基站的实时识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终端位置信息来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包括有:
步骤一、按照一定的周期T1,每个移动终端定期向服务器发送终端信息,所述终端信息中包括有终端当前正连接基站的LAC和CID、终端所处地理位置的经纬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讯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讯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6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