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NSS 三频高精度卫星钟差估计与服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7037.5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3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军;李博峰;王解先;项冬;葛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4R20/02 | 分类号: | G04R2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nss 高精度 卫星 估计 服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绘科学与技术/卫星导航定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NSS三频高精度卫星钟差估计与服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GNSS的发展,现代化之后的GPS系统、北斗导航系统、Galileo系统等已经开始三频信号的发射,对应的非差三频定位与对应服务将会逐步展开。为了满足非差三频定位用户的需要,必须基于GNSS参考站观测网络的三频观测信号进行卫星钟差的求解与服务。目前,对于GNSS高精度卫星钟差的服务只针对双频用户,对于GNSS三频高精度卫星钟差的计算与服务空白;按照目前GNSS(GPS、北斗、Galileo等) 双频卫星钟差估计方法与思路,需要进行两套钟差的求解与服务,即就是采用GNSS参考站网络观测进行无电离层延迟组合L1/L2、P1/P2对应的卫星钟差与L1/L5、P1/P5对应的卫星钟差的估计。这样,需要处理的观测加倍,致使模糊度、接收机钟差、卫星钟差等解算参数成倍增长,严重影响计算机的计算效率、解算速度,特别是实时服务的数据处理。除此之外,采用目前的卫星钟差发布、服务模式,需要提供两套卫星钟差序列,会影响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增加实时数据流的流量。因此,针对GNSS三频观测信号的特征,提出新的GNSS三频高精度卫星钟差估计与服务方法,对于未来多频GNSS(GPS、北斗、Galileo等 )导航定位与服务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NSS(GPS、北斗、Galileo等) 三频高精度卫星钟差估计与服务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GNSS三频高精度卫星钟差估计与服务方法,基于全球GNSS或局域GNSS参考站数据,采用无电离层延迟相位组合L1/L2、伪距组合P1/P2和无电离层延迟相位组合L1/L5、伪距组合P1/P5,求解双频观测对应的高精度卫星钟差及其差异,并采用线性函数与4阶谐函数组成的混合函数对卫星钟差差异模型化,通过拟合,得到每颗卫星对应混合函数的8个谐函数系数和2个线性函数系数;最后根据模型化参数提出服务策略;在高精度卫星钟差差异的求解中,无电离层延迟相位组合L1/L2与L1/L5的差异用于求解高精度卫星钟差差异的变化部分,无电离层延迟伪距组合P1/P2与P1/P5的差异用于求解高精度卫星钟差差异的稳定部分;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无电离层延迟相位组合L1/L2、伪距组合P1/P2或无电离层延迟相位组合L1/L5、伪距组合P1/P5,求解双频观测对应的高精度卫星钟差,GNSS三频观测无电离层延迟组合可以写为:
(1)
(2)
(3)
(4)
式中:r、s分别代表接收机和卫星;ρ 为站星间距离;δr1,2、δs1,2分别为无电离层延迟L1/L2、P1/P2对应的接收机、卫星对应的钟差;δr1,5、δs1,5分别为无电离层延迟L1/L5、P1/P5对应的接收机、卫星钟差; const1,2、const1,5 为无电离层延迟相位组合L1/L2、L1/L5 对应的模糊度;ω1、ω2为相位组合L1/L2、L1/L5对应的观测噪声;ε1、ε2为伪距组合P1/P2、P1/P5对应的观测噪声。采用式(1)、(2)或者式(3)、(4)求解双频观测对应的卫星钟差;所述数据来源于全球或者局域GNSS参考站观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7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