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带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喷水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7138.2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9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杰;殷延徳;殷文波;于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金三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5/00 | 分类号: | D03C5/00;D03D47/3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4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带 开口 机构 塑料 织布 喷水 织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带开口机构、以及具有所述吊带开口机构的塑料编织布喷水织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塑料编织布喷水织机,主要包括开口机构、水射流引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及传动机构。在塑料编织布喷水织机织出编织布后,通常需要将织好的编织布进一步制成塑料编织袋。在塑料编织袋制造工序中,需要在编织布靠近边缘的部位穿上吊带,以便封口时使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塑料编织布喷水织机,在织造时并不具备吊带穿入功能。目前,将吊带穿入编织布只有手工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穿入方式;另一种是先在靠近编织布的边缘部位抽出少量经纱,然后在空纱部位将吊带穿入编织布的方式。很显然,这种人员手工穿带方式,生产周期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吊带开口机构,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吊带开口机构,包括传动轴、凸轮、转子、转子轴、转子臂杆、摆动轴、连杆机构、提综梁和导向板;其中,
传动轴的一端设有动力装置、或动力传动组件,另一端与凸轮连接;
转子安装在转子轴上并紧压在凸轮外缘上;
转子轴连接在转子臂杆的一端,转子臂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摆动轴上;
连杆机构有一组、或多组;每组连杆机构,包括一个摆杆和一个连杆;
摆杆的一端连接在摆动轴上,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连杆的一端形成铰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和销轴座与提综梁形成铰接,销轴座固定在提综梁上;
在提综梁的一端下部设有一个提综板组、或在其两端下部分别设有一个提综板组,各提综板组至少有两个提综板;
在每个提综板的下端均开设有吊带穿孔;
导向板有两个,提综梁的两侧边沿分别位于对应的一个导向板的滑槽内。
进一步,在转子臂杆上设有拉伸弹簧,用于拉紧转子臂杆并使转子紧压在凸轮外缘上。
进一步,凸轮外缘由四段组成,即第一段外缘、第二段外缘、第三段外缘和第四段外缘,其中,第一段外缘、第二段外缘、第三段外缘和第四段外缘依次连接形成所述凸轮外缘;
第一段外缘、第二段外缘、第三段外缘和第四段外缘均呈弧形;
第一段外缘和第三段外缘上各点到凸轮中心的距离均相同,第二段外缘和第四段外缘上各点到凸轮中心的距离不相同;
当凸轮旋转至第一段外缘与转子相接触时,提综板带动吊带在最低点停歇不动;
当凸轮旋转至第二段外缘与转子相接触时,提综板带动吊带向上移动并到达最高点;
当凸轮旋转至第三段外缘与转子相接触时,提综板带动吊带在最高点停歇不动;
当凸轮旋转至第四段外缘与转子相接触时,提综板带动吊带向下移动并到达最低点。
进一步,传动轴接收动力后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会带动转子臂杆前后摆动并使得摆动轴摆动,摆动轴摆动会带动摆杆上下摆动并使得连杆上下移动,连杆上下移动会带动提综梁在导向板滑槽内部上下往复移动,提综梁上下往复移动会带动提综板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吊带实现开口或闭口。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吊带开口机构的塑料编织布喷水织机,在喷水织机织造编织布的同时,将吊带织入编织布中,利于节约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塑料编织布喷水织机,包括吊带开口机构、主开口机构、水射流引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及主传动机构;所述的吊带开口机构包括传动轴、凸轮、转子、转子轴、转子臂杆、摆动轴、连杆机构、提综梁和导向板;其中,
传动轴的一端通过动力传动组件连接主传动机构,另一端与凸轮连接;
转子安装在转子轴上并紧压在凸轮外缘上;
转子轴连接在转子臂杆的一端,转子臂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摆动轴上;
连杆机构有一组、或多组;每组连杆机构,包括一个摆杆和一个连杆;
摆杆的一端连接在摆动轴上,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连杆的一端形成铰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和销轴座与提综梁形成铰接,销轴座固定在提综梁上;
在提综梁的一端下部设有一个提综板组、或在其两端下部分别设有一个提综板组,各提综板组至少有两个提综板;
在每个提综板的下端均开设有吊带穿孔;
导向板有两个,提综梁的两侧边沿分别位于对应的一个导向板的滑槽内。
进一步,在转子臂杆上设有拉伸弹簧,用于拉紧转子臂杆并使转子紧压在凸轮外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金三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金三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7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网的制作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细纱机的纤维集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