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判断伪造钱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8094.5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8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秉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7/00 | 分类号: | G07D7/00;G07D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田景宜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判断 伪造 钱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断伪造钱币的方法,尤指一种利用钱币上连续变化防伪 结构进行真伪判断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不肖业者制作伪币的能力增加,每一国家的铸币单元无一不针对钱币 的防伪能力进行改良,就如中国台湾新型公告第M443241号专利案所公开,该 专利案公开了一种具有连续变化防伪结构的钱币,透过该钱币于不同视角呈现 出不同的防伪图形,以增加该钱币的防伪能力。但,上述防伪结构仍然被不肖 业者所模仿,而制成一般民众难以分辨的伪币。
然而,现今伪币检验的方法,就如中国台湾专利第463137、574673专利 案所公开,一般常用的伪币检验方法仅针对该钱币的单一表面影像进行检测, 并无法对连续变化图形作辨识分析,导致现今银行机关或商家并无法对上述具 有连续变化防伪结构的钱币进行真伪检测,而使不肖业者藉此技术上的缺陷大 量复制伪币,破坏原有的金融秩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伪币检验方法无法针对具连续变化防伪 结构的钱币进行真伪检测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判断伪造钱币的方法,用于判断一具有一 防伪结构的钱币,该防伪结构包含有至少二于该钱币滚动过程中产生连续变化 且形状相异的防伪图形,该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放置至少一该钱币于一进币轨道中,并令该钱币朝该进币轨道内 的一检测区域方向滚动;
步骤二:利用一影像撷取模块撷取滚动于该检测区域内每一该钱币的表面 影像,并针对每一该钱币产生有多个且呈连续的钱币影像;以及
步骤三:利用一预先储存有该钱币的一防伪图形影像的判断模块,以该防 伪图形影像对每一该钱币影像进行比对,判断该些钱币影像中是否存在有至少 二连续变化且形状相异的防伪图形,若有则判断为真币,否即判断为伪币。
于一实施例中,该步骤一更包含有一利用一轮盘排列每一该钱币以令每一 该钱币依序朝该检测区域方向滚动的子步骤。
于一实施例中,该步骤二更包含有一利用一材质检测模块检知滚动于该检 测区域内每一该钱币材质,而产生有一受检钱币材质数据的子步骤。
于一实施例中,该步骤三更包含有一利用预先储存于该判断模块内的一材 质数据,比对每一该受检钱币材质数据与该材质数据的异同,并于判断为否时 判断为伪币的子步骤。
于一实施例中,该步骤二对每一该钱币的撷取时间为该钱币于该进币轨道 至少滚动一圆周半的时间。
于一实施例中,该步骤三更包含有一利用一限制件限制伪币与真币进入相 异集币区域的子步骤。
于一实施例中,该限制件受一与该判断模块电性连接的电磁阀所控制。
于一实施例中,该进币轨道的末端设有二分岐设置并以连接相异集币区域 分类收集真币与伪币的集币轨道。
于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影像撷取模块包含有二对应设置于该进币轨道的 该检测区域两侧的摄像单元。
于一实施例中,该判断模块是以视觉影像检测技术实施。
透过本发明上述实施方法,相较于现有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利用该影像撷取模块撷取滚动于该进币轨道中每一该钱币的表 面影像,再以预先储存于该判断模块中的防伪图形影像进行比对,判断该钱币 的真伪,藉此,达到对具有连续变化防伪结构进行真伪检验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钱币的防伪图形示意图(一)。
图2为钱币的防伪图形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验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验币装置一实施例的单元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7-1至图7-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实施连续示意图(一)至(四)。
具体实施方式
涉及本发明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杨有限公司,未经恒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80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