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钢氧化空气输送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8395.8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类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东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3 | 分类号: | B01D53/73;B01D53/50;B01D53/80;C01F11/4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氧化 空气 输送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输送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钢氧化空气输送管道。
背景技术
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中为了得到质量较好的脱硫副产物石膏产品,必须对生产的中间产物亚硫酸钙进行强制氧化,氧化效率越高,石膏品质就越好。
目前,公知的脱硫吸收塔氧化装置,包括氧化风机和氧化空气输送管,氧化空气输送管前端的氧化空气输送管设置于浆液区内,所述氧化空气输送管壁上设置有多个氧化空气出孔,氧化风机将空气通过氧化空气输送管的锥形孔进入混合浆液中,从孔中喷出的空气气泡将混合浆液中的亚硫酸钙 CaSO3强制氧化成硫酸钙CaSO4,并最终转化成石膏。但是,由于氧化空气出孔的孔径大小限制了氧化效率,即孔径过小时,氧化空气气泡小,但锥形孔易堵塞,导致氧化效率变低;孔径过大时,氧化空气气泡较大,氧化效率低,同时也增大氧化风机的负荷。
另外,氧化空气输送管道设置在浆液液面下方,需要良好的防渗防腐性能,现有技术中此方面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钢氧化空气输送管道,有效防渗防腐,且能够将较大的空气气泡割裂,形成直径更小的气泡,提高空气与浆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氧化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钢氧化空气输送管道,包括内、外两层防渗层,所述两层防渗层之间设置内、外两层防腐层,所述两层防腐层之间设置玻璃钢结构层,所述内防腐层贴近内防渗层,所述外防腐层贴近外防渗层;所述管道包括一根主管和与主管一端联通、构成九宫格状的支管,所述支管上均匀分散设置出气孔,所述管道内部的出气孔边缘设置尖刺;所述尖刺与管道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每个出气孔边缘设置2-4根尖刺,所述尖刺指向出气孔的中心线位置。尖刺的设置是为了将从出气孔溢出的较大气泡割裂,形成直径更小的气泡,提高空气与浆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氧化率。
优选的,所述尖刺的倾斜角度为45°-60°,所述尖刺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出气孔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主管的不与支管联通的一端设置氧化风机,氧化风机的氧化空气出口通过氧化空气管道的主管与支管联通。
优选的,所述主管的靠近支管的一端设置冲洗降温装置,一方面可降低经过氧化风机后的高温空气的温度,提高氧在浆液中的溶解度,从而提高氧化效率 ;另一方面可定期冲洗浸没在浆液中的氧化空气管道和出气孔,防止结垢和堵塞。
优选的,所述防渗层包括95.5%的高密度聚乙烯,1.0%的炭黑、1.5%抗老化剂、1.0%抗氧剂、0.5%紫外线吸收剂和0.5%稳定剂。
优选的,所述防腐层为胺固化环氧树脂或聚酰胺环氧树脂,涂层厚度为0.12~0.18mm。
优选的,所述玻璃钢结构层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和连续玻璃纤维。本玻璃钢结构层质轻而硬,不导电,机械强度高,耐腐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九宫格支管设置和支管上出气孔的均匀分布,使氧化空气在脱硫塔浆液池截面上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亚硫酸钙的氧化效率和氧化空气的利用率,同时流经每个出气孔的气体流量和压力更为均匀、稳定 ;
2、在出气孔内侧设置尖刺,将从出气孔溢出的较大气泡割裂,形成直径更小的气泡,提高空气与浆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氧化率;
3、通过防渗层、防腐层及玻璃钢结构层的设置,使得本输送管道有效防渗防腐,质轻而硬,不导电,机械强度高,耐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管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氧化空气输送管道的层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管,2-支管,3-氧化风机,4-冲洗降温装置,5-出气孔,6-尖刺,11-内防渗层,12-内防腐层,13玻璃钢结构层,14-外防腐层,15-外防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东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东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83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