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形界面的排列显示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9459.6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1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黄佳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形界面 排列 显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形界面的排列显示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读取屏幕的屏幕分辨率;根据屏幕分辨率对图形界面进行划分,生成排列网格;获取需要显示的数据内容集合;根据数据内容集合,获取与数据内容集合匹配的矩形组合排列模板;将数据内容集合按照矩形组合排列模板对数据内容进行排列显示;将矩形显示单元按照预定的单元排列模板进行排列显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咨询人员以及界面使用用户需要针对每个前端界面进行重复开发,导致的开发效率低、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图形界面的排列显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程序开发人员往往在对软件功能进行开发之后,还要对前端显示界面进行设计开发。在开发调试阶段,不但要对软件功能的可靠性进行测试,还要对前端界面的兼容性和美观度进行验证。
对于程序开发人员来说,前端显示界面的设计开发工作往往并不能得心应手,很难在保证前端显示界面兼容性的同时,还兼顾美观度。每次在对功能开发完毕之后,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前端显示界面进行重复的开发,造成了程序开发人员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如果在多个开发人员对同一个软件进行开发时,很难统一每个程序开发人员开发出来的前端显示界面的一致性。
就设计人员来说,创意的结果是多样的,从创意产生到最终的工程图样的呈现都是需要经过大量的尺度换算和设定。同时在设计中存在大量的定制和个性多元化的设计概念,这样在多平台设计当中增加了设计师的工作量。就咨询人员来说,需要大量将咨询结果转换为简单易懂的图形的绘图任务,处理图形界面的工作量非常庞大。就界面的使用用户来说,想要打造具有自己个性的操作界面的学习成本和实施成本都很高。
针对现有技术中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咨询人员以及界面使用用户需要针对每个前端界面进行重复开发,导致的开发效率低、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形界面的排列显示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咨询人员以及界面使用用户需要针对每个前端界面进行重复开发,导致的开发效率低、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形界面的排列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读取屏幕的屏幕分辨率;根据屏幕分辨率对图形界面进行划分,生成排列网格;获取需要显示的数据内容集合;根据数据内容集合,获取与数据内容集合匹配的矩形组合排列模板,其中,矩形组合排列模板用于表征在图形界面内,由在横向方向上以等高矩形图标,在纵向方向上以等宽矩形图标按预定的图标排列方式组合成矩形图标集合,并进行显示的排列显示方法,排列网格用于表征矩形组合排列模板中用于计算各个矩形图标的各个边长的基本单位;将数据内容集合按照矩形组合排列模板对数据内容进行排列显示;将矩形显示单元按照预定的单元排列模板进行排列显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形界面的排列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屏幕的屏幕分辨率;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屏幕分辨率对图形界面进行划分,生成排列网格;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需要显示的数据内容集合;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内容集合,获取与数据内容集合匹配的矩形组合排列模板,其中,矩形组合排列模板用于表征在图形界面内,由在横向方向上以等高矩形图标,在纵向方向上以等宽矩形图标按预定的图标排列方式组合成矩形图标集合,并进行显示的排列显示方法,排列网格用于表征矩形组合排列模板中用于计算各个矩形图标的各个边长的基本单位;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将数据内容集合按照矩形组合排列模板对数据内容进行排列显示;显示模块,用于将矩形显示单元按照预定的单元排列模板进行排列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9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