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旋转面的采空区激光扫描点云三角剖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9671.2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2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罗周全;罗贞焱;黄俊杰;汪伟;周吉明;秦亚光;张文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30 | 分类号: | G06T17/3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杨萍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旋转 采空区 激光 扫描 三角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旋转面的采空区激光扫描点云三角剖分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激光扫描探测设备对采空区进行探测,通过连接杆将激光扫描头伸入采空区,扫描头360°旋转并通过激光连续探测采空区边界点信息,扫描头扫描一圈得到的点依次相连,形成一个扫面圈;扫描完一圈后扫描头自动抬高预设角度并进行新一圈的扫描,直至完成全部的探测工作;最终得到Y个扫描圈;
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激光扫描点云三角剖分:
步骤一:设定投影球面,计算得到投影点云数据:将扫描头位置设定为球面的球心,球面的半径设定为采场设计长度的0.5~2倍;通过球面投影方法把扫描圈上的点投影到球面上,形成与Y个扫描圈对应的Y个投影圈,依次记为Q1圈,Q2圈,…,Qy圈,…,QY圈;其中y为投影圈序号;
步骤二:进行插值处理:
依次判断各个投影圈上是否存在点缺失,方法为:如果某个投影圈上的点为一系列等间距的点,则不存在点数据缺失,不进行插值处理;如果投影圈上局部的相邻两点之间距离大于该圈点间平均距离的1.5倍,则认为距离过大,则说明存在点缺失,需要进行插值处理;对所有的投影圈和该投影圈对应的扫描圈进行插值;
步骤三:基于旋转面提取最优格网:
以投影球面上所有投影圈的中心点连线为旋转轴,依次从Qy圈中按照顺序提取点Qy,i与旋转轴组成平面,搜索邻圈Qy+1圈上距离此平面最近的点;从Qy圈中提取点Qy,i+1与旋转轴组成平面,搜索邻圈Qy+1圈上距离此平面最近的点,则点Qy,i、点Qy,i+1和在邻圈Qy+1圈上搜索到的分别距两个相邻平面最近的点组成的闭合圈,近似为一个格网,定义为最优格网;
其中Q的下标y为投影圈的序号,y=[1,Y];i为投影圈上的点的序号,i=[1,I],I为投影圈上的点数;
令y的初始值为1,i的初始值为1,依次搜索提取出球面上所有的最优格网;
步骤四:基于最优格网进行球面上投影圈的三角剖分:
设在邻圈Qy+1圈上搜索到的分别距两个相邻平面两个最近的点为点Qy+1,n 和点Qy+1,m;
若Qy+1,n和Qy+1,m为Qy+1圈上相邻的两个点,则(Qy+1,n,Qy+1,m,Qy,i)构成一个三角形,(Qy+1,m,Qy,i,Qy,i+1)构成一个三角形;
若Qy+1,n和Qy+1,m为Qy+1圈上的同一个点,则(Qy,i,Qy,i+1,Qy+1,n)构成一个三角形;
若Qy+1,n和Qy+1,m为Qy+1圈上两个不相邻点的两个点,则采用中间位置判断法对最优格网进行三角剖分,具体地:
取p为(n+m)/2的值的整数部分,点Qy+1,p即为点Qy+1,n和点Qy+1,m的中间位置点;对于点Qy+1,x,当n≤x<p时,(Qy+1,x,Qy+1,x+1,Qy,i)组成三角形;当x=p时,(Qy,i,Qy,i+1,Qy+1,x)组成三角形;当p<x≤m时,(Qy+1,x,Qy+1,x-1,Qy,i+1)组成三角形;其中下标n、m、p、x为Qy+1圈上的点Qy+1,n,Qy+1,m,Qy+1,x,Qy+1,p的序号;
按这种方法,生成球面投影点云的三角网格模型;
步骤五:根据投影点云和实测扫描点云的投影对应关系,对应生成实测扫描点云三角网格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96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