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育虾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0519.6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趣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趣簪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2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育虾的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在我国,虾广泛分布在南北各地的江河、湖泊中,虾适应性强,具有杂食性、养殖周期短、繁殖力强、营养丰富、市场价格高等特点,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贵水产品,并可出口创汇,因而它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但近年来随着水位的变化,以及过度捕捞,使虾资源急剧下降。为了使这一优良品种资源得到恢复,保护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促进虾养殖产业化,增加渔民收入,进行虾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虾苗种繁育的报道很多,多是集中在土池育苗和网箱育苗方面,而关于虾工厂化苗种繁育的报道较少。土池育苗属于一种粗放的育苗方式,其优点是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对培育条件要求不高,但其缺点是苗种培育条件不易控制、苗种密度小、成活率低,不适合大规模的苗种繁育。网箱育苗与土池育苗相比,技术要求和成本要高一些,苗种的培育密度和成活率也较高,但是同样是苗种培育条件不易控制,苗种密度和成活率还达不到大规模苗种繁育的要求。由于虾具有适应性强、杂食性、养殖周期短,价格高等优点,逐渐受到养殖者得青睐,养殖面积逐渐扩大。90年代末,开始了虾的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的一些探索,时至今日,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并不多。从相关研究的数据看,虾工厂化苗种培育的密度多在每立方水体几万至十万尾之间,成活率10-30%,或者者更低;与海水对虾工厂化育苗相比,苗种的培育密度和成活率普遍偏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为此,人们研发出了一种可在室内进行空间组合,家庭楼房式海、淡水虾养殖箱,如专利号为201120173951.0,名为家庭楼房式海、淡水虾养殖箱的发明专利,其由多层任意面积,高30公分的浅水槽箱体,有序排列、重叠组合在两侧的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养殖箱的每一层浅水槽箱体是由塑胶帆布材料制成的高30公分、任意面积的浅池置于木板托架上形成,所述箱体连接的两侧支撑架。所述养殖箱的每一层浅水槽箱体能独立形成。所述支架能将每一层独立的浅水槽箱体组合形成楼房式海、淡水虾养殖箱。
该结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养殖场占地面积大,容易受水污染,环境恶化,气候急剧变化的影响的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虾是一种喜栖息于水丛生的浅滩或缓流处的生物,喜欢生长于池边或水草等栖息物上,该结构无明显浅滩位置,导致其无法高密度工厂化育苗,若添加水草等水生植物,则会增加生产成本,且水生植物会在清洗时造成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培育密度高且成活率高的高效育虾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育虾的生产方法,其在育虾池中设置若干栖息件,所述栖息件之间设有水道,栖息件上设有栖息孔。
所述栖息件以竹片为原料,通过圈织技术制成布栖息孔的栖息墙;两栖息件之间相互支撑排列。
所述栖息件以耗壳为原料,通过堆砌技术砌成布满栖息孔的栖息墙;两栖息件之间的间距为1米,并平衡排列。
上述的栖息孔为栖息墙两面相互贯通的通孔。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运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效育虾的生产方法,不仅能够增加虾苗的活动栖息空间,提高了养殖池中可容纳的养殖密度,达到培养密度高的要求,而且由于功能件采用的是竹片和耗壳,为育苗过程中添加的藻类以及益生菌提供了附着场所生长,增强了自洁能力,保证了水质环境,提高了成活率达到90%,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清洗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话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一种高效育虾的生产方法,在育虾池中搭建竹架,再在竹架上设置以竹片为原料,以圈织技术制成的栖息墙,由于是用竹片圈织而成,所以栖息墙上布满了相互贯通的栖息孔;这此栖息墙可以是单排连贯排列,也可以是以两件或三件、四件为一个单位通过相互支撑的方式排列,使栖息件之间形成水道,方便水的流动。
实施例二,在育虾池中以耗壳为原料,通过堆砌技术砌成布满栖息孔的栖息墙,或者砌成若干段短墙,两栖息件之间的间距为1米,并平衡排列。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运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高效育虾的生产方法,使原有的虾不仅能够增加虾苗的活动栖息空间,提高了养殖池中可容纳的养殖密度,达到培养密度高的要求,而且由于栖息件采用的是竹片和耗壳,为育苗过程中添加的藻类以及益生菌提供了附着场所生长,清除了虾的排出物,增强了自洁能力,保证了水质环境,与现有技术相比,成活率达到90%,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清洗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趣簪,未经刘趣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0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高温海胆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反刍动物自动饲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