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鱿鱼碎肉制备高F值寡肽固定化酶水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0657.4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1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童晓倩;王秋萍;罗红宇;宋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10 | 分类号: | C12N11/10;C12N11/08;A23J1/04;A23J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鱿鱼 碎肉 制备 寡肽 固定 水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F值的肽水解方法,尤其涉及鱿鱼碎肉制备高F值寡肽固定化酶水解方法。
背景技术
鱿鱼(Squid)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具有较显著的品种特征:个体大,胴体长,肉质嫩而多汁 。鱿鱼肉质风味近似鲍鱼,价格低廉,可食部分近80%。在我国鱿鱼的大规模捕获和加工是近十多年来才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北太平洋鱿钓业规模形成,鱿鱼产量不断扩大。据FAO渔业统计年检报道,1998年我国鱿鱼年捕获量达2314万吨,约占世界总量(260万吨)的9%。但是鱿鱼精深加工技术匮乏,在处理过程会有碎肉等副产物产生,但主要作为鱼粉或饲料的低值粗放利用,不仅原料利用效率低下,而且污染环境。因此鱿鱼碎肉的高值绿色开发不仅能够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经济效益、保护环境,也为增加水产加工的附加值提供了新的方向。
高F值寡肽(F值>20)是由3~9 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的小肽混合物,F值是指混合物中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简称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简称AAA)的物质的量比值,是为了纪念德国著名学者Fischer在20世纪70 年代提出的“伪神经传递质假说”而命名的。高F值寡肽为小分子短肽,与游离氨基酸相比具有渗透压低、抗原性低等优点,所以更容易被吸收,可以作为运动员的营养补充剂,帮助术后病人复原。更有研究表明高F值寡肽产品在肝脏保护、肝性脑病以及苯丙酮尿症治疗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而且不断被应用于新的技术领域。已有文献表明制备高F值寡肽选用的原料主要是一些植物性蛋白和乳源性蛋白,利用水产品作为原料制备高F值寡肽除本课题组外未见报道。
高F值寡肽制备通常有直接提取法、化学合成法、酸碱水解法以及生物酶解法。直接提取分离法是采用利用各种分离纯化技术,从生物体中直接提取其体内所固有的生物活性肽,但由于天然生物体中活性肽的含量很低,故要想获得高纯度的活性肽是需要多次分离的,造成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难以产业化。化学合成法是利用已知的活性肽序列,将氨基酸片段脱水缩合得到所需活性肽。但是在合成过程中为了避免副反应的发生破坏肽活性侧链,需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对侧链进行保护,因此该法难以用于实际生产。酸碱水解法的原理是蛋白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能够被水解成肽和氨基酸。此法虽然工艺简单成本低,但反应条件剧烈,对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严重,氨基酸受损厉害,甚至产生有毒物质,故实际应用中较少采用。酶解法因反应过程容易控制、反应条件温和,且水解过程中并不添加化学试剂等特点而被实际生产所采用。酶(enzyme)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质,它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温和性、活性可调节等特点,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酶具有易变性,酸碱盐等不利条件易使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乃至三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降低甚至丧失生物活性。实际生产中酶多数以游离态存在,难以实现酶的回收利用,造成成本高、效率低的局面,因此难以实现工业的连续化和全自动化的发展。酶的固定化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仍能发挥其特有的催化作用,并可回收重复使用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原料充分、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产品风味好、F值高、水解度高的鱿鱼碎肉制备高F值寡肽固定化酶水解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鱿鱼碎肉制备高F值寡肽固定化酶水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固定化胃蛋白酶制备步骤:取壳聚糖粉末溶解于质量分数为0.1%至8%的HAc溶液,并且搅拌1小时至5小时后得到壳聚糖溶液;将壳聚糖溶液加入到固定化液浸泡后低温静置;再将静置处理后的固定化液干燥处理,并收集微球;将微球放入乳酸缓冲溶液中混合均匀待用;固定化液含有NaOH和酒精;
②固定化风味酶制备步骤:取风味酶粉溶解于0.02mol/L,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制成酶液;将酶液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匀;注射器吸入上述混合液,注入3.0%的 溶液中得到凝胶珠,并在继续溶液中固定化;将凝胶珠抽滤后得到硬化的凝胶珠,洗去表面的,即得到球状固定化风味酶;
③动态串联酶处理步骤:按重量份数取10至50份鱿鱼碎肉加入100至250份水制成匀浆,调pH至3,加入步骤①处理制得的微球,在45至55℃条件下恒温水解1至5小时后制得第一步酶解多肽液;在第一步酶解多肽液中按每克加入1000至1900U的球状固定化风味酶进行第二步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06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