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菌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1000.X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7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黄琳娟;桑显葵;陆登俊;黄海波;刘桂云;李营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51/00 | 分类号: | C08F251/00;C08F220/06;C08F222/38;C08J7/00;C08K3/28;C08L51/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04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水 树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水树脂的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抑菌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吸水树脂由于具有较高的吸水性能,广泛应用于的婴儿和妇女的卫生材料,由于卫生材料在使用中会滋生细菌,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因此,寻找一种价廉、制备简单、具有抑菌作用的吸水树脂具有重要意义。Ag+可与细菌体中的蛋白酶上疏基的迅速结合,导致蛋白酶失活,从而起到抑菌的作用,而细菌死亡后,Ag+可从细菌尸体中游离出来,再与其它细菌结合,周而复始的灭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是一种抑菌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抑菌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树脂的制备
用20ml蒸馏水溶解7.8~12,0g NaOH,缓慢加入16~24 g丙烯酸进行中和,备用;在三口瓶中加入2~3g淀粉、30~36ml蒸馏水,在90℃下糊化30min,冷却至室温后,依次加入中和后的丙烯酸、0.22~0,36引发剂、交联剂搅拌均匀,在60℃下接枝反应2.5h,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烘干,得到吸水树脂,粉粹备用。所述引发剂是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2.抑菌树脂的制备
取步骤1得到的吸水树脂0.1g(绝干),置于AgNO3溶液中,控制吸水树脂:AgNO3的质量比为1:0.017~1.7,在常温下振荡吸附30~60min,过滤、去除滤液,再用水洗涤,烘干,所得产物即为抑菌树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简单、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抑菌吸水树脂具有优异的抑菌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使用制备的吸水树脂吸附Ag+,制得抑菌吸水树脂,可通过调节的Ag+浓度,控制树脂的吸附Ag+的量,制备出不同抑菌效果的树脂,运用于不同的产品。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吸水树脂的制备
用20ml蒸馏水溶解7.8gNaOH,缓慢加入16g丙烯酸进行中和,在三口瓶中加入2g淀粉,30ml蒸馏水,在90℃下糊化30min,冷却至室温后,依次加入中和后的丙烯酸、0.22g引发剂过硫酸铵、0.02交联剂搅拌均匀,在60℃下接枝反应2.5h,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烘干、粉粹,得到吸水树脂。
(2)抑菌吸水树脂的制备
取步骤(1)得到的吸水树脂0.1g,置于AgNO3溶液中,控制吸水树脂:AgNO3的质量比为1:0.017,在常温下振荡吸附30min,过滤、去除滤液,再用水洗涤,烘干,所得产物即为抑菌树脂。
实施例2
(1)吸水树脂的制备
用20ml蒸馏水溶解10.0gNaOH,缓慢加入20g丙烯酸进行中和,在三口瓶中加入2g淀粉,30ml蒸馏水,在90℃下糊化30min,冷却至室温后,依次加入中和后的丙烯酸、0.30g引发剂过硫酸钾、0.06g交联剂搅拌均匀,在60℃下接枝反应2.5h,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烘干、粉粹,得到吸水树脂。
(2)抑菌吸水树脂的制备
取步骤(1)得到的吸水树脂0.1g,置于AgNO3溶液中,控制吸水树脂:AgNO3的质量比为1:0.17,在常温下振荡吸附45min,过滤、去除滤液,再用水洗涤,烘干,所得产物即为抑菌树脂。
实施例3
(1)吸水树脂的制备
用20ml蒸馏水溶解12.0gNaOH,缓慢加入24g丙烯酸进行中和,在三口瓶中加入3g淀粉,36ml蒸馏水,在90℃下糊化30min,冷却至室温后,依次加入中和后的丙烯酸、0.36g引发剂过硫酸铵、0.10g交联剂搅拌均匀,在60℃下接枝反应2.5h,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烘干、粉粹,得到吸水树脂。
(2)抑菌吸水树脂的制备
取步骤(1)得到的吸水树脂0.1g,置于AgNO3溶液中,控制吸水树脂:AgNO3的质量比为1:1.7,在常温下振荡吸附60min,过滤、去除滤液,再用水洗涤,烘干,所得产物即为抑菌树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1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